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立夏
搜索
论坛
北京出版社曾经策划出版过一套丛书—“大家小书”。正如其名,选的都是在某一领域内成就卓著的“大家”所写的普及性著作,每本书篇幅不长,多的不过十几万字,少的只有五六万字,最初的版本就像口袋书一样,小巧玲珑,装订设计质朴典雅,书的内容专业但不晦涩,通俗但不浅薄,读起来轻松愉悦,见微知著,回味无穷。必得是浸透了学问的“大家”,融进了自己大半生的治学经历和人生沉淀,方能写得出来这样的著作。田青所著《中国人的音乐》就应该属于这一类“大家小书”吧!他自己也说:“用...
查看更多
——专家学者齐聚贵州研讨非遗系统性保护
专题报道
“尽情唱歌朋友说我心直率,喜欢我唱我就唱开怀……”近日,当如清泉般闪光的音乐划过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的夜空,伴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优美的旋律,第三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歌声中落下了帷幕。 本届非遗周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等单位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展开了深入研讨。 活起来:构建系统性保护生态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表示,文化和旅游部通过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抖音直播业务代表徐晶晶在“非遗主播沙龙江苏站”演讲 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郑鸣秋在“非遗主播沙龙江苏站”表演(供图:主办方) “上有呀天堂,下呀有苏杭;城里有园林,城外有水乡……”上海评弹团青年演员郑鸣秋在抖音直播间为大家带来的一曲《苏州好风光》引得粉丝纷纷叫好,通过直播镜头,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喜欢并了解评弹艺术。近年来,直播助力非遗“出圈”的事例屡见不鲜,直播平台通过打赏带来的“破圈效应”和经济收...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重阳花糕在皇城相府景区御书楼广场展示(摄影:范国庆) 前不久,山西省评选出第一批省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入选的10家企业以本土化、个性化、多元化的非遗资源为依托,不断推出互动性强、体验感好的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山西是非遗资源大省,有国家级非遗182项、省级非遗1173项。近年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大力开展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建设,让非遗与旅游景区、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旅游空间充分...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8月1日,2023河南智慧文旅大会在郑州召开。会上,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百度、河南一百度联合打造的“河南非遗一张图”正式上线。以“一张图”的形式,实现了河南非遗资源的梳理整合、系统构建、智能关联,不仅集中展示了河南非遗数字化的建设成果,也为实现河南非遗资源的活态传承,推动河南非遗“火起来”构筑了数字化新基建的坚实底座。 据悉,“河南非遗一张图”通过与百度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大数据等先进数字技术相结合,综合运用百度地图、百度百科、百度小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位于成都大运村的互动体验中心无疑是“村”里人气最旺的地方。比赛和训练之余,运动员们就会成群结队来到这里,沉浸式体验中国非遗技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互动体验中心门口,三名满载而归的阿曼运动员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收获。 阿曼苏丹国代表团运动员 阿卜杜尔•拉赫曼:我跟老师学会了如何制作风筝,等天气合适很希望去放风筝。还有这些面具、剪纸,在非遗课堂学习制作这些用了大概两个小时。我要把这些特别的礼物带回家。我很喜...
查看更多
要闻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与百度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文旅大数据服务、智慧文旅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加快推进数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数字化发展,为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文化和旅游信息服务。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影响深远。百度是拥有全栈AI技术架构的人工智能公司。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百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优势,将AI能力注入文旅建设,助推文旅产业发展。 2022年,百度...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承办的“2023河南智慧文旅大会”于2023年8月1日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成功举办。 工作人员留念 会上,各种前沿科技和突出成果与案例席卷全场,作为串场的非遗节目,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太极拳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琴艺术结合而创的《太极古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宛梆的经典折子戏节选《打金枝》和光山花鼓戏《夫妻观灯》,在调节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全面落实《文化和旅游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高质量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实施“文艺赋美”工程,打造多点、高频、流动的文艺景观,提升全域文化品味和艺术气质,让文艺之美成为浙江人民精神共富的生动写照,有效助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 截至7月底,全省各级非遗保护单位668家携手代表性传承人1237名,在各类公共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晋作古典家具全部选用树龄70年以上的核桃木精心制成,而且不用一颗钉子,只靠榫卯相嵌,终身保修,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考验。”7月29日,唐韵古典木业总经理韩丽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晋作”是中国古典家具的典型代表,它与“苏作”“京作”“广作”并称为“中国四大家具流派”。晋作古典家具有着上千年的传承历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源于秦汉 千年历史 晋作家具源于秦汉,宋元时趋于成熟,明中期达到鼎盛,一直延续到清末。山西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