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18   星期五   农历六月廿四   
搜索
专题报道
▲ 第三届“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活动现场    那曲市奋进办供图 在平均海拔超4000米的西藏那曲,不仅有绝美的草原冰川和淳朴的人文风情,还有浸润匠心的民俗技艺和古老非遗。 藏族传统编织和缝纫技艺历史悠久,其成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色彩搭配和纹样设计独特,散发着古朴而绚烂的艺术光芒。2011年,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巧夺天工的...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2日,第二届中国—东盟(南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此次活动将持续至4月18日,来自中国黑龙江、贵州、新疆、内蒙古、海南等17个省(市、区)与东盟6个国家88项非遗项目,以及广西区内的27项非遗项目汇聚非遗周,323位非遗传承人精彩亮相绿城南宁。 开幕式现场(冯革里 摄) 越南的藤编技艺、面塑制作技艺,缅甸的漆器制作工艺,泰国北部的陶瓷制作技艺,柬埔寨的面具制作技艺……当日,在中国...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1日,“三关又三川 两山一曲一圣地”山西忻州文化遗产暨“一县一品”精品展示月系列活动在广东省广州市文化馆开幕。 本次活动通过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等形式,系统展示忻州山灵水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同时精选全市14个县(市、区)传统工艺项目作品,助推忻州非遗“一县一品”战略实施。展览现场,高亢嘹亮的河曲民歌、英姿焕发的杨家将武术精彩上演,现场观众在移步换景中感受来自忻州的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1日下午,作为陕西省首届非遗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创新发展对话在西安举行。专家学者们妙语连珠,观点碰撞,旨在探讨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路径,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郑晓燕在致辞中指出,举办本次创新发展大会,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的实际举措,是持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坚...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西安鼓乐作为陕西重要的非遗名片,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蕴含的人文特质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4月7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西安外事学院主办的“盛世长安 礼乐中国”西安外事学院西安鼓乐研究院成立大会在该校西安鼓乐大剧院举办。这是西安鼓乐传承与创新发展过程中,我国成立的首个专业性鼓乐研究院。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党组成员、副厅长郑晓燕与西安外事学院理事长、校长、西安外事鼓乐团团长黄藤,中国艺术研究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3月下旬,两条重磅消息在四川非遗界炸开了锅:一是政府搭桥建平台,发布机会清单,让有合作意愿的企业和非遗传承人“面对面建群”;一是“逗硬”(四川方言,意为动真格)退出机制,打破非遗传承人“终身制荣誉”的幻想,让非遗传承进退有序。在四川,多措并举的“非常手段”正在加速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进程。 路演替代展览,非常生动 想要寻求创新发展的非遗企业、传承人苦于找不到外部资源,想要涉足非遗领域的企业机构也难以找寻有合作意愿的非遗企业...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关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七项重点任务推进全省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 七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强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打造非遗活动品牌、推动传统工艺振兴、丰富非遗旅游产品供给、拓展融合发展空间载体以及加大传播推广力度。 实施方案明确,进一步丰富非遗旅游产品供给,是辽宁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头戏。鼓励将非遗项目与乡村旅游、红色旅...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谷雨牡丹》 尺寸:33x65cm 中国画 绢本设色(作者:丁鼎) (公历)每年4月19-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诗经》中说:“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雨是暮春的节气,此时气温逐渐升高且稳定,所以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的俗谚。在暮春时节,百花争艳,是万物灵动的好时光。 一、谷雨三候 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意思是说,谷雨后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于4月13日至18日在海南举办。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个品牌参展,其中丰富的非遗展品交流互鉴成为本届消博会的一大亮点。 非遗成为国货潮品 在消博会海南国货潮品馆,一对高2.2米、腹径90厘米的巨型椰雕花瓶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椰壳本是废弃之物,海南省级非遗椰雕工艺传承人符史琼花费4年将之精心雕琢成巨型椰雕花瓶。对海南椰岛艺人来说,仿佛万物...
查看更多
要闻
近日,英国批准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将于2024年6月7日生效。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在共同致力于保护和传承社区活态遗产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过去七年中,相继有11个缔约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另外10个国家分别为:安哥拉、基里巴斯、利比亚、马耳他、圣马力诺、新加坡、所罗门群岛、索马里、苏里南和图瓦卢。至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已达183个。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