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25期:2023年8月21日—9月3日 ❖1. 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在新疆阿克苏举办 ❖2. 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媒体通气会 聚焦非遗保护传承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的知识和实践,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和文化认同的符号。从已发现的历史文物和古籍中,可以看出珠算产生和发展的大体轮廓,即源于商周,始于秦汉,臻于唐宋,盛于元明;且至迟从宋朝开始,逐步替代了其他的计算技术、方式和计算工具,至明代独领风骚,一直发展到今天。珠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世...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受极为复杂的地形地貌、降水条件和水文、区位小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山地农耕高牧经济体育文化类型区,农耕体育文化类型区,稻作、热带农耕兼渔猎体育文化类型区等生态文化遗产空间,其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观抚育了多样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生态观大多来自神话传说,强调人神同在、天人合一的伦理观念,反映了各种社会发展阶段并存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梯形形态,其体育生态意识尤以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为主,体现了体育文化的群族性和地域性、节庆...
查看更多
要闻
9月2日上午,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浙江农林大学主办的2023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传承人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新芳,浙江农林大学校长沈希出席并致辞。绿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福年代表学员发言。 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作为2023年的一项创新举措,“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以下简称“展示周”)期间,将围绕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举办专题论坛。 山东是黄河入海的省份,近年来以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契机,打造出“沿着黄河遇见海”等系列品牌,为传承黄河文化、助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具体到非遗领域,山东黄河流域非遗资源十分丰富。根据2021年的一项统计数据,山东沿黄九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1日,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山东省文化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画韵秋实”莱芜木版年画作品展在山东省文化馆非遗展厅开展。 莱芜木版年画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造型特点及地域风格,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莱芜木版年画素材广泛,囊括了传统题材、人物时事等多种内容,蕴含着传统艺术在当代民众生活中的创新发展,用色丰富而不媚俗...
查看更多
要闻
8月31日,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特邀专业昆曲艺术表演团体——北方昆曲剧院在京成功举办“遇见非遗”:品赏昆曲《西厢记》社教活动。 海报 活动延续“遇见非遗”系列将讲解、展示、互动融合的大社教模式,让现场观众通过《西厢记》这部“中国戏曲史上四大古典名剧”之一的剧目,了解我国首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感受昆曲悠久的历史...
查看更多
要闻
8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媒体通气会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成功举办。 通气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新闻中心)负责同志主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负责同志围绕非遗保护传承作互动交流,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及微博代表分享非遗宣传经验。来自39家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机构的记者、代表共计62人参加...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8月31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联合百度,利用百度大数据能力,结合百度搜索、百度百科、百度资讯指数等多项数据,发布8月份非遗热搜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如何让其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是一项重要课题。非遗热搜榜通过榜单的形式,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能力,根据全省搜索数据形成河南非遗动态荣耀榜单,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为非遗推广开辟了新的道路。 本次非遗热搜榜包...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数字资源采集现场(摄影:周奇) “叮铃铃,叮铃铃……”伴随着老式钟表的标志性声音,故宫博物院的大门徐徐打开,古代钟表里的精致铜人转动纺车,齿轮咬合哒哒作响,一位钟表修复师在全神贯注地忙碌……在某短视频平台“故宫古钟表修复师”的账号里,一个置顶视频吸引了很多粉丝的关注点赞。视频中的主人公亓昊楠,是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钟表修复组组长,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传承人。从参与拍摄《我在故宫修文物》至...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