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名单的公示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推荐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通知》,经各省推荐和专家评议,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和评审工作于日前结束。现将推荐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2月12日至16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通过书面形式向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马盛德 ▲采茶工在福建武夷山茶园采茶 ▲在婚礼上敬献“白族三道茶” ▲制茶师在进行“福鼎白茶”的“萎凋” ■编者按: 近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会议主会场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庆祝信阳毛尖茶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位列其中,进一步做好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工作部署,12月10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信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茶和天下共享非遗”信阳毛尖制作技艺履约保护工作现场会在信阳市浉河区召开。 河南省...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化评析】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七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茶”入选非遗成功,再次证明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世界影响,再次体现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贡献,彰显了我们的文化自信。 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茶和天下”的文化,“清静和雅”的理念,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的制作技艺,以及茶艺和茶礼等相关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恩施玉露制作技艺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制茶技艺自成体系,各种饮茶习俗世代相传、生生不息。11月29日,于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次常会上,我国政府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我国第43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非遗项目。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涉及全国15个省(区、市)的...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关于认定2022年度省级非遗工坊的通知 甘文旅厅办字〔2022〕113号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乡村振兴局,甘肃矿区文广新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兰州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农林水务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
查看更多
(甘文旅厅办字〔2022〕113号)
地方新闻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甘肃省乡村振兴局关于认定2022年度省级非遗工坊的通知 甘文旅厅办字〔2022〕113号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乡村振兴局,甘肃矿区文广新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兰州新区商务和文化旅游局、民政司法和社会保障局、农林水务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原标题:全国工艺美术产业年收入近3万亿元,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1300万——匠心技艺 创新传承(讲述·工匠绝活(特别报道)) 数据来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工艺美术是民族文化的生动表征,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年,中国工艺美术馆开馆,《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印发,新一批中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临近大雪节气,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冬意渐浓。在六堡镇四柳村的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里,工人们正忙着“老茶婆”的蒸压工作。“老茶婆”是六堡茶独有的品种,摘取霜降后的茶树叶子制作而成。蒸压炉上烟雾缭绕,空气中茶香袅袅,为冬日染上一丝沁人暖意。 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内正在干燥的“老茶婆”。 以“红、浓、陈、醇”及独特的槟榔香闻名的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包括杀青、揉捻、堆闷等一系列工序。近日,“中国传...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