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日益成为世界的共识。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5届常会于线上举办。此次会议审议通过了3个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29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并将3个项目列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一历史“活化石”,成为时代发展的一道“必答题”。作为联...
查看更多
要闻
春节、元宵节是中国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2006年,春节、元宵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我国与春节、元宵节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200多项,如龙舞、狮舞、年画、剪纸、抬阁、灯会、庙会等。每年春节、元宵节也是全国各社区、乡村开展非遗展示展演和民俗活动的重要时间节点。 根据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统一部署安排,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2021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的重点活动为“视频直播家乡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为适应疫情防控形势,“视频直播家乡年”主要是在网络平台开展,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在春节期间,特别是小年、春节、元宵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以短视频、直播形式记录和展示全省各地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展现辽沈大地上欢闹喜庆的文化“年味”。 从1月20日开始,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持续推出精彩短视频,古色古香的卤水点豆腐、摇...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1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的重点活动为“视频直播家乡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为适应疫情防控形势,“视频直播家乡年”主要是在网络平台开展,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在春节期间,特别是小年、春节、元宵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以短视频、直播形式记录和展示全省各地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展现辽沈大地上欢闹喜庆的文化“年味”。 从1月20日开始,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持续推出精彩短视频,古色古香的卤水点豆腐、摇...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就地过春节”“非必要不出省”,年关将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暂时放弃小家的团圆,减少人员的流动和聚集。如何让“就地过节”的人享受到浓浓的“年味儿”?按照文旅部非遗司“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要求,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从各地推荐报送的20余项重点民俗活动和年俗非遗项目中,遴选出秦淮灯会、马庄灯俗、金坛抬阁、桃花坞木版年画、海安花鼓、新安灯会、打春牛、黄塍跑马阵、华山庙会、皂河龙王庙会等10个与“年文化”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参加“非遗过...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就地过春节”“非必要不出省”,年关将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暂时放弃小家的团圆,减少人员的流动和聚集。如何让“就地过节”的人享受到浓浓的“年味儿”?按照文旅部非遗司“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要求,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从各地推荐报送的20余项重点民俗活动和年俗非遗项目中,遴选出秦淮灯会、马庄灯俗、金坛抬阁、桃花坞木版年画、海安花鼓、新安灯会、打春牛、黄塍跑马阵、华山庙会、皂河龙王庙会等10个与“年文化”密切相关的非遗项目,参加“非遗过...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内蒙古各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他们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特有的文艺组织,从内蒙古近4000个非遗项目中不断汲取素材,把非遗融入其艺术表演中,创立了一种独特的非遗传承模式,具有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当代价值。 原汁原味呈现 在内蒙古地区有汉、蒙、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55个民族,创造出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乌兰牧骑将内蒙古各民族的音乐...
查看更多
要闻
新年伊始,寒冬腊月里的闽西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所在地连城暖意浓浓,热闹非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财神献瑞”“金牛送福”……朋口镇的村民们捧着自己亲手印制的年画、传承人赠送的剪纸,高兴得合不拢嘴。“想不到今天在家门口就收到大礼包,我回去就把它们贴在大门、窗户上,新年有好运!” 2021年1月16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等55家单位联合承办的“20...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总体部署,以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组织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函(非遗函﹝2020﹞127号)》的安排,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中国年氛围,让人民群众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同时也为进一步促进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贵州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健康发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总体部署,以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组织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函(非遗函﹝2020﹞127号)》的安排,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中国年氛围,让人民群众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感受家的味道、年的味道。同时也为进一步促进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贵州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健康发展...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