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有一场关于“时间的赛跑”,每一天都在辽沈大地默默发生。 我们听不见发令枪响,似乎也看不到终点与尽头,漫漫路途上,唯有用“钝感”、“笨拙”、“汗水”、“泪珠”,去忘我践行,不辱使命。 是的,这是辽宁非遗人的使命。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于2005年全面实施,至2015年非遗保护十年之际,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自那时起,辽宁全面启动抢救性记录...
查看更多
要闻
图1 5月30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举行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情况 2019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在遗产日前后将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月30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活动海报 5月31日晚,江西省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展演将在南昌“群星剧场”拉开帷幕。“非遗保护 江西实践”,这台精选节目集萃了全省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的表演,演出现场将通过江西网络台、手机江西台赣云直播平台全程直播。 此次展演是今年江西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场活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活动旨在选拔出代表江西文化特色、高质量的非遗优秀节目,建立对外交流精品项目库,塑造江西...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9年5月22日,由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教育厅、省文联等主办的“2019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非遗周末聚”媒体通气会在贵阳召开。 本届“非遗周末聚”以“传承非遗·文化惠民”为主题,将从6月1日持续至10月27日。其间,将举办80场次百姓大舞台活动,包括在文创园举办33场,在社区和县(市、区)举办25场,在高校举办4场,在机场、景区等地举办18场。活动涵盖非遗展示展演、非遗研学等,让观众在欣赏非遗展演的同时参与多种非遗技艺体...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把非遗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 四川将推出10条非遗旅游线路 5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文旅厅举行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省宣传展示活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四川省将推出非遗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非遗之旅”。该产品将囊括10条非遗线路,让观众在旅游的同时感受四川灿烂的非遗文化,同时也让非遗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和价值。 据介绍,“非遗之旅”以非遗项目为核心、以旅游线路为依托,以非遗传习所、非遗体验区和体验基地等为载体,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近日在上海开幕,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了精彩的非遗作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展演活动,受到众多游客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安徽省创新思路,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成功举办了徽剧进故宫展演等系列活动,安徽省国家非遗保护传承观察点建设成为全国“样板”。 展示展演促交流。与故宫博物院、黄山市政府联合主办徽剧进故宫展演系列活动,组织专业团队在故宫上演5台精品剧目。举办了徽班专题研讨会,故宫文化创意馆徽派传统工艺馆开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2018年各地的工作站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研培君...
查看更多
要闻
5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文旅厅举行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省宣传展示活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将于10月17日至22日在成都举行。 从2006年起,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2009年起永久落户四川成都,每两年一届。此前举行的非遗节,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对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宣传和加强非遗保护,提升四川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9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工作部署,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及全省各地市文旅部门将在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此次遗产日活动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重点关注非遗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知识的普及,近年来非遗保护的重要成果,非遗领域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趋向个性化、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传统文化复兴、传统工艺振兴最根本的动力。如何使传统工艺走进日常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摆在所有传统工艺从业者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传统工艺振兴案例汇编丛书”的第一部《工艺当随时代:传统工艺振兴案例研究》(陈岸瑛编著)正式出版,该书收纳了全国范围内20个不同类型的传统工艺振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