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日前,2019年湖南渔鼓传承保护汇报展演在湖南省常德市举行,通过湖南传统渔鼓艺术形式反映时代新声、百姓心声的一批新创作获好评。 湖南渔鼓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广泛流传于湖南各地,是一种采用湖南方音、说唱相间、以唱为主、以渔鼓筒为主要伴奏乐器的曲艺表演形式。近年来,湖南积极探索建立湖南渔鼓保护机制,不断加强对渔鼓创作和演出的支持力度,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竞演活动,有力促进了湖南渔鼓的传承与振兴。 摸清家底...
查看更多
论坛
国家级非遗浙江长兴百叶龙 国家级非遗奉化布龙(陈亮亮摄) 湖州市级非遗李家巷鸳鸯龙 “龙舞”可以说是中国民间形式最独特、形象最鲜明、舞势最磅礴的一种广场性民间舞。流传两千多年来,它已经遍布广大的汉族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不仅龙形多样、套路丰富,而且承载着种种美好的寓意并成为中国民间舞蹈的代表。作为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龙舞的创新发展是其传承的重要一环。如何创新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近年来,临沂市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为目标,发挥山区民俗资源富集的优势,大力扶持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涌现了一批促就业、助脱贫的典型案例。不久前,记者赴临沂市3个村蹲点,实地采访传统工艺助力当地民众就业增收的情况。 东高榆村:一把木梳闯天下 在国内从事木梳加工、销售的圈子里,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东高榆村几乎无人不知。这个坐落在沭河沿岸、约1400口人的村庄,从事...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34期:2019年4月29日—5月12日 本期信息一览: ▲ 全国曲艺小书(鼓书琴书)传承发展论坛及观摩交流展演活动在浙江举办 ▲ 大运河非遗展在扬州举办 ▲ 安徽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歌舞诗剧《山岭上的人——鄂伦春》演出、“鲜卑根祖地 神奇鄂伦春”文化展览、“非遗助力脱贫”鄂伦春非遗主题展演、旅游产品推介……5月4日至8日,北京市西城区对口帮扶的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了鄂伦春自治旗文化旅游特色产品推介周活动。活动期间,还举办了民族历史文化交流、鄂伦春旅游资源推介、特色产品展销三大类八项活动。 据记者了解,歌舞诗剧《山岭上的人——鄂伦春》以鄂伦春民族原始狩猎生活场景为主线,通过现代艺术手段生动展示...
查看更多
成果展示
4月29日下午,2019年河北省曲艺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结业仪式暨汇报演出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隆重举行。 学院党委书记赵宗更出席本次汇报演出,院长庞彦强出席并致辞。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李春雷,河北师范大学马子兴教授,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副巡视员刘宗,河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袁冀民、伍振英,副秘书长张士强、高杰、陈晨,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党委书记杜云生,保护部副主任赵永华,原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查看更多
交流培训活动
随着智能工业时代的飞速发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工艺,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国家文化历史名城的襄阳和素有“车城”之都的十堰,至今依然保留和传承着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那些巧夺天工的木雕、细腻精美的面塑、精雕细镂的微雕和石雕、璀璨雅致的漆器,还有气势恢宏的武当佛像雕刻......所倾注的,无一不是一颗颗坚守的匠心;所承载的,无一不是一份份悠远的记忆。 襄阳和十堰这两座鄂西北古城,正是因为有了这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5月6日,一年一度的半山立夏节。拱墅区第八届半山立夏节如约而至。满城飘来乌米饭的香味,半山脚下还有跑山、非遗庙会、民俗展示等一系列好玩的活动。不过,今年的立夏节,有点不一样。拱墅又有新动作。 半山立夏习俗世代相传 送春迎夏 半山立夏 在杭州城北的半山,有一座“娘娘庙”,每年的立夏节气,很多当地人会汇聚在这里,按照世代相传的习俗,一起祈福巡行,保佑夏季平安。 上午9点,挖掘恢复3年的古礼“送春迎夏”仪式...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各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更好地指导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并提供实践支持和决策参考,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征集展示”活动将于2019年4月至6月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厚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孩子们做好的寒燕燕扎在酸枣枝上 4月21日,一辆挂着“娄烦非遗研学首发团”标牌的旅游大巴缓缓驶入山西省娄烦县官庄村,几位举着“赵秀才家”“凤仙家”等标牌的村民,迎来了到村民家吃农家饭、体验清明节习俗的太原游客。 该研学活动的举办,得益于官庄村一位第一书记的推动和筹划。孙占伟是文化和旅游部派驻官庄村的第一书记,到村后,他结合县情村况,组织村委和村民代表,研究制定了“依托生态优势、红色历史,结合距县城近、耕地少的村...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