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要闻
3月16日至17日,中国戏曲学院戏曲艺术教育中心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了两场精彩的戏曲非遗专场演出。此次演出由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河北省邯郸市魏县落腔剧团、河南省商丘市豫剧二团等10家地方戏院团带来了10个剧种的10个经典剧目选段,赢得现场学生、教师和家长的阵阵掌声。 此次演出是中国戏曲学院参与“北京市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以下简称“高参小”)观摩演出系列活动之一。中国戏曲学院自2014年5月作为资源...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经过近三年的筹备,由武汉市档案馆、武汉广播电视台、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策划推出的全国首部非遗口述AR影像图书《了不起的非遗》(第一辑)3月19日在汉首发。这是国内非遗保护传承和数字化传播的又一创新之举。 该书收录了40篇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的对话专访,40万字的口述记忆,458张珍贵图像档案,500多分钟精彩视频实录,此外,还邀请国内10余位非遗文化学者进行专业点评。全书除收录大量一手资料外,还通过AR技术让阅读...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保护非遗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文化热点。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目前出版的非遗著作可以分为学术类和非学术类,其编著者涵盖了政府、学者和民众。通过对非遗著作的梳理,可以描述出十几年来中国非遗保护和研究的历程:非遗保护由“申遗热”向“重申报,更重保护”转变,非遗研究由对基本概念的厘清到试图创建一门新的学科。从目前出版的非遗著作数量和质量来看,中国非遗的保护实践和学术研究在短时期内走向了国际前列,但很多学者也指出中国的非遗保护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在“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4年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沂蒙老区人民誉为“母亲河”的沂河从县内流过,有2000多年历史的齐长城横亘在县城北侧,革命战争年代留下的红色遗址遗迹数不胜数…… 怎样保护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近年来,沂水县坚持筑牢文物保护的根基,深入践行“练好内功促保护”“传承发展推创新”等理念,遍布城乡的文化遗产正逐渐成为当地民众眼里的“金山银山”。 文物保护与利用并举 3月...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 颇有人气的东莞非遗墟市 工作重点 ◆ 创建非遗墟市泛大湾区城际联盟。 ◆ 将颁布《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 建立和完善市、镇、村“三位一体”的保护机制。 ◆ 继续加大传承人保护力度,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 加大非遗保护体系建设力度。 “我是东莞非遗传承人,我志愿守护东莞历...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期,为激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更好开展传承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发展,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工作部署,甘肃省全面启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 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希热布在指导学生 华锐藏族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建军现场授艺 夜光杯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黄越肃在授徒传艺 目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已下发工作方...
查看更多
部级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办非遗发〔2019〕4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文物局)、商务局(旅游局):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令第1号,以下称《办法》)已于2019年3月1日起施行。为做好《办法》的贯彻落实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16日,西藏自治区首批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拉萨市尼木县挂牌,涉及藏香、藏纸、藏鼓、木雕等领域。 2018年,为推进文化扶贫、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扶持地区,支持在当地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凭借藏香制作技艺、尼木经幡、普松雕刻、雪拉藏纸等多个非遗项目,有着悠久历史的尼木县成功入选。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龙志刚说:“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设立,不仅可为老百姓传授手工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先后于2019年3月3日至13日、5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今年,“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面对媒体采访,抒发心声、建言献策,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工作贡献智慧。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近期媒体采访报道的梳理,看看代表、委员们都说了些什么。 一、关于非遗助力精准扶贫 全国...
查看更多
访谈
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非遗吉林》: 孙院长您好!现就全国各省(区)非遗保护与传承状况而言,我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的整体情况如何?我省非遗资源有哪些特点,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孙桂林: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分丰富,类别齐全。项目涵盖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和回族等民族,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截止2017年6月,吉林省已有34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