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要以整体观视角看待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2018.11.19
论坛
自2007年至今,我国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已经进入第11个年头。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共建立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相关省区市也建立了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以保护区域内的
非遗
为核心目标,对传统文化及其生态进行整体性保护,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无形的
非遗
与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传统民居和文物等相互依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相得益彰...
查看更多
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上海大世界举办
2018.11.19
地方新闻
上海的沪剧、浙江的姚剧、江苏的海门山歌、安徽的黄梅戏……11月15日至21日,上海大世界好戏连连,2018大世界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大世界城市舞台中国魅力榜(长三角
非遗
展演项目榜)发布活动在沪举办。本次活动的地区专场展演分为上海专场、江苏专场、安徽专场和浙江专场,每天共演5场,其中大世界一楼中央舞台每天3场,每场1小时;二楼戏曲茶馆每天2场,每场30分钟。活动期间,主办方开设了长三角优秀
非遗
项目互动展,徽墨制作技艺、宣笔制作技艺、骨木镶嵌、南通蓝印花布...
查看更多
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记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景洲
2018.11.16
人物
初夏时节,李景洲的登封窑传承保护基地内植物郁郁葱葱,更显静谧。如今,这里已成为很多人来河南登封研学、旅游的必到之处。每天前来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有时一个旅游团过来就能买走价值一两万元的产品。该基地为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南登封嵩山地区陶瓷遗址、遗存众多。李景洲成长在瓷区,从小就有在窑场玩耍、拣瓷器的经历。他与陶瓷结下不解之缘是在1985年,那年李景洲31岁,在登封四中教书,学校与登封阳城遗址发掘地为...
查看更多
张爱光:在石头上“耕耘”
2018.11.16
人物
5月下旬一个傍晚,记者慕名来到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山口镇,只见小楼林立,楼前楼后鲜花怒放、芳香袭人,一条河流清流潺潺、波光潋滟,让人恍如置身画中。 青田县
非遗
保护中心主任王丽告诉记者,集“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于一身的山口镇,是青田石雕的发源地和“四大名石”(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之一的原产地,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而土生土长的青田人张爱光就耕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查看更多
苏继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4月生,辽宁省海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海城苏氏正骨)代表性传承人。主任医师,海城苏氏正骨第三代传人。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中医接骨,1980年正式拜师学艺,1991年毕业于长春中医学院,2011年当选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多年来,注重传统手法,尤以中医手法治疗颈椎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见长,不断丰富苏氏正骨四法。主编出版《苏氏正骨》《苏氏推拿与临床》《骨伤难症百例》等学术专著,研发六项...
查看更多
董幼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2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疗法(董氏儿科医术)代表性传承人。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推理论病、推理论治”思想指导下,治疗各种常见病和疑难杂症,尤其是对小儿发热、惊厥、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急慢性泄泻、急慢性胃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厌食、抽动症、过敏性紫癜、癫痫、川崎病等疾病诊治有较高造诣。从医四十六年,诊疗一百多万人(次)。获得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
查看更多
严蔚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10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代表性传承人。师承朱鑫祥。为上海市各社区培养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辅导员八百余名,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点近两百个。面向中西部希望小学师生及乡村医生开展公益传习培训,覆盖人群逾五万人。在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现场教学。在中国-捷克中医中心、海上中医迪拜中心等机构开展国际传习教学。获评中华中医...
查看更多
柴战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4月生,河南省焦作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5年师从王有洲等老艺人学习绞胎瓷烧制技艺,逐渐掌握绞胎瓷羽毛纹、菊花纹、席编纹、类木纹、自然纹等纹理的基本技法和绞胎瓷的传统烧制技艺。经过数十年努力,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已将绞胎瓷的纹饰技法由最初的几种发展到上百种,品种器形发展到九大类一百多个品种,色泥也由黑白两泥丰富到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颜色。数十年来...
查看更多
杨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9年10月生,安徽省黄山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笔制作技艺(徽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徽笔制作技师。出身于制笔世家,祖辈所制之笔曾为贡品,在家庭良好氛围的熏陶下,自幼参与制作毛笔。1987年,在恒云笔厂工作。1994年在黄山市屯溪老街创办杨文笔庄。2006年成立黄山市徽笔工艺研究所。保留了传统的徽州制笔七十二道工序并加以创新,在毛料选择上精益求精,最好的毛笔选料达到万毛一毫。所制出的毛笔具有传统的尖、齐、圆、健四德,又具有现...
查看更多
张和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4月生,山西省平陆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窑洞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窑洞营造技师。1973年高中毕业后在镇公社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跟随父亲张建德学习地窨院营造技艺,协助张店村村民修建了不同类型的地窨院十余座。1980年开始带队建筑地窨院,共计传授徒弟十余人,熟知从选址、建筑到入住的整个流程,特别是对建造细节和技巧非常熟练,同时还从事地窨院民俗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是当地有名的民俗专家。由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地窨院慢慢开始回填...
查看更多
1
717
718
719
720
721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