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部级
文化和旅游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通知 文旅非遗发〔2018〕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为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的任务要求,经商财政部同意,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下称目录)。该目录重点选取了具备一...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央视大型系列纪录片《田埂上的绝唱之胶州茂腔、胶州大秧歌》开机发布会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东小屯村举行。    “国家级非遗项目茂腔和秧歌纪录片的开机拍摄,是胶州地区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更是胶州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大喜事。”胶州秧歌第七代传人姜萍说,为了契合时代发展,胶州秧歌在不断改进,现代胶州秧歌更加艺术化,由专业演员担纲的演出,不仅人物造型漂亮,而且动作中加入了很多舞蹈元素。    据了解,《田埂上的绝唱之胶州茂腔、胶州大秧歌》是具有地方特色的...
查看更多
人物
    5月21日,正是一年中的小满时节,天微亮,李志军和往常一样五点多起床,换好抄纸池的清泉水、添好焙纸房的炉火后,便戴上竹编帽,拿上工具,和两位同伴朝着楠竹葱郁的高岭山攀登上去,一人砍竹,一人刮青皮,一人劈料,相互配合,为来年制作手工抄纸备好原料。    “每年小满前后的楠竹,纤维柔韧度刚刚好,是最佳的材料。”李志军介绍,接下来的20天,起码要砍上3000根竹子,再严格根据今年的光照与气温,灵活把握沤制纸料的时长,“马虎不得,这事关下一年的纸张质量...
查看更多
要闻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有关会议的新闻报道(视频时长1分29秒)   原标题:从历史走向未来延续民族史诗文化血脉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史诗学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多民族史诗传统的赓续和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承办的 “推动‘三大史诗’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工作会议”于5月24日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
查看更多
人物
 周仲博指导年轻演员,复排传统唐派京剧《二子乘舟》。周仲博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唐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仲博1925年出生于京剧世家,其父周凯亭、兄长周少楼都是当时的武生名角。他5岁学艺,7岁登台,曾与著名演员金少山、吴素秋、李多奎等同台演出,参演的京剧(唐派)剧目有《闹朝扑犬》《未央宫斩韩信》《宗泽》《灞桥挑袍》《二子乘舟》等。他集编、导、演于一身,改编、整理及导演、主演了《血战金沙滩》(上、中、下)和《六国拜相》《未央宫》《闹江州》等剧目...
查看更多
要闻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下,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与恭王府博物馆共同主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将于5月31日至6月5日在北京上演。    本次演出季由昆曲、古琴两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演出组成。昆曲演出部分由上海昆剧团担纲,《夜奔》《琴挑》《拾画叫画》《百花赠剑》《扈家庄》《问探》《访鼠测字》《相约·讨钗》8部传统经典折子戏于6月2日、3日...
查看更多
新闻聚焦
5月22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举行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文化和旅游部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筹备情况(来源:中国网)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在遗产日前后将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月22日,文化...
查看更多
人物
  在金沙江畔,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的德格印经院,有着“藏文化大百科全书”的美誉。自清雍正七年建院以来,奇迹般完整地保存着22万余块木刻古印板,其中有许多珍本、孤本和范本,如印度早已失传的《印度佛教源流》。  走进德格印经院经板库,没有谁会不被静置于层层木架上的经板所震撼。在西藏和四省藏区,只要是德格印经院印制的佛经,所有人都会心生敬意,奉若珍宝。  那么,德格印经院的经板是从哪里来的呢?  近日,我们了解到,德格印经院80%以上的木板雕刻珍...
查看更多
人物
杜平在创作中    近日,得知自己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刻铜(杜氏刻铜)”的代表性传承人时,杜平正在山西平遥授课。当弟子们向他祝贺,他说:“这不仅是国家对我个人刻铜技艺水平的肯定,更是对我们传承这项民族艺术的肯定。刻铜技艺已有千百年历史,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我们师徒要共同努力,把这门技艺发扬光大。”    5月18日,杜平刚赶回老家安徽阜阳,便立刻通知在当地的3名弟子开会,马不停蹄地准备起了5月底赴美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事宜。怎样才能让美国民众认识...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是一部具有长效性、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法律。它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对于各级政府开展非遗保护工作、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多年在一线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文化工作者,笔者认为,非遗法为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一本“说明书”,明确了非遗项目调查、名录建立、传承与传播等的形式、路径以及具体职责与任务。    北京市西城区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6项...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