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手工艺
非遗
的新生之道
2017.06.19
论坛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传统工艺之多,作业点分布之广,与经济、文化、民众日常生活联系之紧密、影响之巨,及其对维护国家文化命脉、保持和发扬民族精神特质之重大价值,当是无疑义的。近年来,这一课题已为社会各界所关注,政府也采取了若干保护措施。而从全局和长远来考虑,一些具有根本性的问题仍需要深入研究和做战略性的考量。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界定,包括传统手工技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由确认、立档、研究、保存、维护...
查看更多
优秀传统文化,让精神家园更具魅力——第四届中国
非遗
保护(德清)论坛侧记
2017.06.19
专题报道
日前,在浙江美丽的莫干山下,以“传统文化与精神家园”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德清)论坛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文化报社、浙江省文化厅、湖州市政府联合主办,120余位与会代表就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精神家园共建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传统文化 让精神家园内涵更丰厚 中华民族在5000年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记忆。古城、古镇、古村,展示着完整明...
查看更多
超300万市民和游客参与 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闭幕
2017.06.19
其他新闻
非遗
节上参加表演的小演员(摄影:钟欣)6月18日,为期9天的“第六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落下帷幕。本届
非遗
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在成都
非遗
博览园内的展览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共吸引112个国家(地区)的300多名外宾,以及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的5800多名代表前来参加;56支国内外表演队伍共演出588场;1100个
非遗
项目参展,
非遗
产品销售和意向订单总额达8100多万元;现场登记
非遗
版权作品2000余件;超过300万游客和群众参与了...
查看更多
“研培计划”为川蜀
非遗
传承注入活力
2017.06.19
专题报道
在第六届成都国际
非遗
节上,“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吸引了众多观众。其中,加入现代设计元素的四川特色
非遗
产品让不少人眼前一亮。自2016年文化部在全国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以来,四川省文化厅选送了一批优秀新生代传承人到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高校参与研培学习,省内高校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成功入选研培基地。具有娴熟技艺的
非遗
传承人在高校能够学到些什...
查看更多
非遗
节系列报道·世界风:“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
2017.06.16
专题报道
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政府不断践行《公约》精神,倡导人类文化多样性,倡导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和谐共生。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本届成都国际
非遗
节特别设置“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邀请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共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项目参展,展示绚烂多姿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非遗
”),展示不同文化的个性和魅力,展示各国
非遗
保护的实践成果。 图1 “一带一路”国家手...
查看更多
走进黔西南深山15年 中国手工坊探路
非遗
传承新模式
2017.06.16
专题报道
绣娘正在讲解苗绣的技艺与传说 (摄影:张润宇) 模特在依文·中国手工坊高级时装秀现场走秀 (摄影:张润宇) 原标题:走进黔西南深山15年,中国手工坊探路
非遗
传承新模式 绣娘的日常,成了艺术有了市场入夜,北京恭王府红墙大院内,青石板上搭起T台。缱绻撩人的布依族浪哨中,云鬓香衣款款而来,“依文·永不遗失的绣梦”时装秀上的布依族刺绣惊艳全场。 谢幕时,聚光灯下,37岁的布依族绣娘黄莲手握麦克风,嗓音发颤,“我6岁开始和妈妈学纺纱、织布、绣花。因为中国手工坊...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的两个当代考题
2017.06.16
论坛
自2005年设立“文化遗产日”以来,我国的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家保护、公众认知、社会参与的保护理念日益增强。从今年起,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这一调整显然是着眼于当前和未来的遗产保护实践,名称的变化反映出遗产保护理念的进步和发展。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本版特约请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研究保护的专家学者分别撰文,聚焦新形势下遗产保护的时代命题,探讨文化和自然遗产综合研究与共同保护之路。 作为一...
查看更多
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各地精彩
非遗
活动掠影
2017.06.16
专题报道
在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
非遗
节“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活动传统织造技艺项目竞技现场,不同项目的传承人使用各具特色的织机等工具制作作品(摄影:陈曦)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
非遗
节“中国传统工艺服装设计展”上的服饰秀(摄影:陈曦)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
非遗
节“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展出作品680余套,遴选自57家“研培计划”参与高校和5家传统工艺工作站推荐的1500余套作品。展览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序厅板块、研培计划成果展板块、传统工艺工作站成果展板块...
查看更多
国图开展“
非遗
保护讲座月”
2017.06.16
其他新闻
6月10日,一场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性运动及其中国实践”的主题讲座在国家图书馆举办,拉开了国图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月”的序幕。 “讲座月”持续至8月26日,通过10场
非遗
专题讲座和展示向公众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方式方法,以营造全社会关心
非遗
、了解
非遗
的良好氛围。活动内容紧密结合今年“遗产日”
非遗
主题“
非遗
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保护
非遗
——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
非遗
,展现生活智慧...
查看更多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彰显
非遗
的时代魅力——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谈
非遗
传承发展的“陕西...
2017.06.16
10周年媒体报道
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为秦腔传承人颁发证书。陕西
非遗
亮相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西安鼓乐表演时的壮阔场景。与高校形成合力,提高传承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珍贵记忆,是历史文脉的延续,是剪不断的乡愁……拥有74项国家级
非遗
项目、520项省级
非遗
项目、1415项市级
非遗
项目和4150项县级
非遗
项目的陕西省,十分重视
非遗
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并积极创新
非遗
保护的机制和形式,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古老的
非遗
项目在新时...
查看更多
1
824
825
826
827
828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