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3月19日,“雪后阳春 惠游吉林”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节启动仪式在吉林市万瑞城举行。作为全省旅游消费季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将成为吉林省文旅消费的新场景、新热点,为吉林市文旅商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节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吉林市政府主办,吉林市联动四平市、通化市、白山市、辽源市,携手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助力全省文旅经济实现“开门红”。 仪式上,吉林市副市长王石红代表市政府致辞,盛情邀请广大市民、游客惠...
查看更多
要闻
3月1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与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承办的“身体在场——传统舞蹈类非遗学术讲座与展示”系列活动第三场《跨境民族传统舞蹈文化交流与建设和谐边疆》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多功能厅举行,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一级巡视员马盛德,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名誉所长欧建平、原副所长江东、副所长卿青、一级演员张宜秋、资深研究员王宁宁、研究员金浩,以及来自北京舞蹈学院的李北达教授,中央民族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是一门以金银为原材料制作首饰的传统工艺,由原始的金属工艺(如商周青铜器制作工艺)发展而来。老潍县(潍坊市区解放之前的旧称)在清代中后期发展成为著名的手工业城市,民间流传有“九千绣花女,三千砸铜匠,十万织布机”之说,“砸铜匠”指的就是首饰制作艺人。20世纪中期,传统老潍县首饰作坊逐渐消失,万人以上从业者转作他业。进入21世纪,在昌乐蓝宝石矿发现后,宝石镶嵌加工的需求推动了大批手工艺人加入首饰制作行业,再次拉动了金银细工制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基层 3月14日,全国两会在京闭幕,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回到基层,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本版采访其中4位代表委员,讲述她们回到基层后,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奔向共同富裕方面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 蓝淋展示壮绣技艺(供图:受访者) 全国两会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壮绣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蓝淋回到了马山县。“党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基层 3月14日,全国两会在京闭幕,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回到基层,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本版采访其中4位代表委员,讲述她们回到基层后,在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奔向共同富裕方面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 ▲崔雪琴传承保护原村土布(供图:受访者) 春风拂面,万象更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棋盘山上的杏花盛开,山脚下不远处,赞皇县原村土布文化产业园热闹非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墨香四溢、名笔如林……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1300号的“笔墨宫坊”日前正式开馆,为上海新添一处文化旅游地标,向世界讲述中国笔和墨绵延数千年的精彩故事。 走进“笔墨宫坊”,就走进了中国笔墨的诗意世界:人们可以徜徉在中国最大的墨模宝库,看遍从明代至今上万个珍奇墨模;与匠人们一起体验古法非遗技艺,制作一块自己的专属墨锭并亲手描金;听水墨动画“讲述”中国五千年笔墨历史;还可以玩转互动游戏,拼装“世界最大如意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庆阳香包在旅游展上进行展销(摄影:罗赟鹏)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甘肃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裕固族服饰非遗工坊、临夏砖雕非遗工坊的案例入选。在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3名“优秀生”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在非遗保护、带动就业增收、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不断释放甘肃文化力量。 “小香包”里“大文章” 庆阳香包造型丰富、图...
查看更多
要闻
文化和旅游部17日上午召开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23非遗品牌大会”将于3月23日至3月25日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举办。据悉,本次非遗品牌大会以“坚持守正创新 擦亮非遗品牌”为主题,由文化和旅游部、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 面向全国 盛邀各界共谋共享 源于广州,面向全国,非遗品牌大会已连续举办四届。2023年,非遗品牌大会以建设全国最大非遗品牌展示传播交流平台为目标,广邀全国非遗品牌、非遗工坊、非遗传承...
查看更多
论坛
2022年6月,由文化和旅游部等10个部门发布了《关于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提出:“支持(传统工艺企业)全面掌握并运用传统工艺核心技艺和关键技术,在保持传统配方和工序的基础上,鼓励运用现代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所谓现代生产技术,不但得到前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支撑,又获得了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工程、量子工程等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新思维和新工艺。手工艺与这些先进生产力的结合如何实现?其边界又在哪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摘要:2018年,湘西七绣坊非遗工坊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湘西苗绣设立。工坊通过湘西苗绣技能培训、传统技艺研究、非遗生产性保护、“非遗 +农业 + 旅游”等形式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发展工作。工坊实施“让妈妈回家”公益项目,长期对低收入家庭和当地妇女进行公益性湘西苗绣技能培训,并积极创造、提供就业平台。截至目前,共支持1926名农村妇女带薪培训,吸纳了367名低收入人群就业,间接带动3000余人从事湘西苗绣相关产业,其中妇女占比75%,让300多个留守孩...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