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0   星期二   农历四月廿三   
搜索
专题报道
寿山石雕、景泰蓝、丰宁剪纸……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央综合展区第五单元“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展厅,每一件展品都激荡深沉的情怀,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直观感受非遗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生动实践。这些满载文化底蕴的非遗精品彰显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引发广泛关注。人们纷纷赞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内心油然而生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正是文化自信自强的绝好体现...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代表作名录的设计及其在全世界的广泛实施,第一次为人类确立了文化差异条件下文化共享的公共机制,把联合国体系内通过文化达成对人的尊重的努力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文化的不同让各种“我们”相互区分、区隔,但是非遗保护的代表作名录制度把这种认识提升了一大步,差异文化因为被特定民族定为自己的代表性文化而有资格成为国际社会共享的文化遗产。当全人类因文化不同而相互欣赏与共享的格局形成时,最大限度地让每个人有机会受到尊重的文化条件就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2年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日前在上海体育学院举行,来自全国3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体育管理部门等的2400多名专家学者、非遗展演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活动。 本次大会以“传承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设置了1个线下主会场、45个线上分会场、50余个微信交流群,分为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墙报交流、书面交流等学术交流形式。大会期间,全国15所高校的500余名非遗展演人员,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传承和发展,既需要老一辈艺人的执着与坚守,也需要年青一代的继承与创新。为传承、保护、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梁山灯戏,重庆市梁平区大力实施“戏曲进校园”,让这一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根植校园文化沃土,营造了学校师生、家长乃至全社会广泛关注、参与梁山灯戏传承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梁山灯戏薪火相传、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走进校园 让梁山灯戏焕发活力 梁山灯戏是全...
查看更多
论坛
前段时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工具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正式出版,并在近期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展出。该辞典编纂出版工作历时6年,50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员参与撰写,31个省(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参与组织工作,词条规划和内涵阐释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国非遗总体面貌,反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保护非遗的实践经验、理论探索和突出成就。 该辞典的编纂出版对近年来我国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指示精神,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人的人才梯队建设,推动非遗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代代相传,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发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倡议发起“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推动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联合发起首期“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项目。项目由龙湖公益基金会捐助,自20...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各文旅企事业单位,陕旅集团,陕文投集团: 为深入挖掘陕西省富集非遗资源,充分展示非遗之美,宣传推广优秀案例,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非遗“活化”利用、提升产业升级转化,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引领推动非遗高质量发展,彰显非遗重大时代价值,省文化和旅游厅将组织开展非遗融合创新与传承发展案例及作品征集活动,围绕“非遗原创短视频作品”、“非遗摄影展播作品”、“非遗三进”优秀案例以及“2022全省十...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0月31日,2022年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培训班开班仪式在线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钢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为进一步推进江苏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加强记录工作队伍建设,提高记录成果质量,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部署,举办本次培训班。 钱钢指出,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传承人记录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遗传承的关键在人。海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这一群体有怎样的结构特点,非遗传承现状如何? 历史的大江大河沉淀出灿烂文明,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技艺与艺术。今时今日,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让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人文的古老技艺焕发光彩,甚至融入于现代生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金秋时节,山东潍坊青州市的“海岱非遗文旅空间”迎来一批又一批访客。这个由驻地高校与地方党委、政府联合建设的非遗体验空间,由一群青年创业人才负责运营,通过挖掘青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非遗注入创意力量。 产生在人民中间的非遗,未来的发展空间仍在人民中间。过去几年,山东省创新文化传承发展的理念,将贴近群众原则贯穿于非遗保护全过程,借助培训辅导、各方合办、拓展市场等方式,齐鲁大地的诸多非遗项目,正在大街小巷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富起...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