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杨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9年10月生,安徽省黄山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笔制作技艺(徽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徽笔制作技师。出身于制笔世家,祖辈所制之笔曾为贡品,在家庭良好氛围的熏陶下,自幼参与制作毛笔。1987年,在恒云笔厂工作。1994年在黄山市屯溪老街创办杨文笔庄。2006年成立黄山市徽笔工艺研究所。保留了传统的徽州制笔七十二道工序并加以创新,在毛料选择上精益求精,最好的毛笔选料达到万毛一毫。所制出的毛笔具有传统的尖、齐、圆、健四德,又具有现...
查看更多
张和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4月生,山西省平陆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窑洞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窑洞营造技师。1973年高中毕业后在镇公社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跟随父亲张建德学习地窨院营造技艺,协助张店村村民修建了不同类型的地窨院十余座。1980年开始带队建筑地窨院,共计传授徒弟十余人,熟知从选址、建筑到入住的整个流程,特别是对建造细节和技巧非常熟练,同时还从事地窨院民俗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工作,是当地有名的民俗专家。由于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地窨院慢慢开始回填...
查看更多
胡淼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9月生,浙江省庆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师。1982年初中毕业后,拜父亲胡永德为师,学习修建廊桥和大木作建造。传承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同时,对木拱桥造型、外观、耐用性等方面进行探索,十多年来,主墨建造的木拱桥及各类廊桥三十多座。完整地继承了传统造桥习俗,造桥的每个环节都有一套相应的民俗仪式,体现出流传千年的廊桥文化。将民间松散的施工队组建成廊桥古建有限公司,拥有一支固定的造桥...
查看更多
韦洁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8年2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六堡茶制作技师。18岁进入六堡公社茶厂,向前辈学习制茶技艺,担任公社茶厂技术员。30岁回到村里制茶并销售,45岁创办了第一家六堡农家茶厂——黑石山茶厂。经过四十年的沉淀,已掌握了高超的制茶技艺,能够通过手感掌握炒茶需要的温度、时间,能均衡把握揉捻力度,能使茶叶叶卷成整,形成了独有的工艺特点。不仅专注于制茶,也致力于培养后继人才,女儿...
查看更多
艾买尔·吐尼牙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70年2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雅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胎羔皮帽制作技师。自幼跟随父亲学习技艺,长期在家庭作坊从事卡拉库尔胎羔皮帽制作,全面掌握了鞣革、设计、造型、缝制等工艺,技艺精细,皮帽合体舒适、美观实用、保暖性能极佳,并能积极适应当代生活需要及大众审美情趣,创新皮帽样式,所制胎羔皮帽受到当地百姓和市场的欢迎。积极授徒传艺,带徒三十余人。广泛参与各类
非遗
展示及传播活动。
查看更多
陈爱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70年10月生,河北省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棉纺织技艺(威县土布纺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威县土布纺织技师。在全面掌握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的十余个工序的基础上,大力改进纺织技术,创新花型款式,探索规模化发展模式。注重科学和多样性,以衬样挑线法代替了对样数线法等多种技法,提高了织布效率。作品题材丰富、种类多样,有方格布、汉字布、花鸟鱼虫布等。作品图案精美、纹络清晰、色彩鲜艳,在具有实用性特征的同时,兼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积极参加
非遗
...
查看更多
王照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黎族,1954年3月生,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钻木取火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黎族钻木取火技师。黎族自古以来以刀耕火种谋生,钻木取火在过去是黎族男性赖以生存的技能之一。从小随父亲上山开垦山兰园,练就了钻木取火技能。熟练地运用钻杆和钻板等简易木制取火工具,用手钻法、弓钻法等取火手段,在两分钟之内就能将摩擦起来的星火引燃。2009年2月,赴北京参加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举办的《中国手艺》开头篇“钻木取火”的拍摄工作。致力于制作...
查看更多
李志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6月生,湖南省隆回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纸制作技艺(滩头手工抄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滩头手工抄纸技师。1983年从部队退伍回家后一直跟随父亲学习手工抄纸。近年来,利用手工抄纸技艺传习所积极配合隆回县
非遗
中心举办手工抄纸技艺培训活动。2011年,相继创新出书画用纸、博物馆系列古籍古字画修复用纸等新纸,促进了滩头手工抄纸的生产性保护。在不断提高自身技艺的同时,还利用自家作坊不断悉心授徒,其弟李志兵、其子李秋桂都跟随他学习。同...
查看更多
蒋良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4月生,湖南省邵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随祖父学习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后随李楚宣师傅学习雕版工艺,17岁学成出师。搜集整理传统印版十二张,蓝印花布被面六床,修复“凤凰牡丹”“蝶戏牡丹”“鸭戏莲花”等三十二个传统印版。2008年开始收徒授艺,先后培养出蒋亚屏、王坚等十六名技艺爱好者。2013年初,担任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进校园活动技术辅导员,并编写蓝印花布教材。积极参加第三届成都国际
非遗
节、深圳第五届...
查看更多
粟田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侗族,1964年8月生,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锦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侗锦织造技师。师从其祖母、母亲,现有徒弟三十余人。1982年至1989年在县织布厂侗锦车间当主管。1990年至2008年在牙屯堡镇开设侗锦工艺店。几十年来,从模仿传统图案到图案的创新,使侗锦锦上添花,更加丰富多彩。2008年6月,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的重视,在牙屯堡镇创办了雄关侗锦厂。在本镇的各村组和邻近乡村培养学徒一百多人。积极开拓销售...
查看更多
1
722
723
724
725
726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