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创新技术手段推进
非遗
保护
2014.10.15
专题报道
文化部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冬宁,多年致力于
非遗
保护,他做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对传承人的状态十分了解。昨天,文汇报记者就如何保护
非遗
这一话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文汇报:据您观察,民间
非遗
近些年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何? 孙冬宁:目前,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中央财政每年给予1万多元的补贴。这对于传承人,尤其是中西部一些贫困地区的传承人来说,算是一个比较高的补贴。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也设立了很多专项经费,扶持...
查看更多
“
非遗
”后继乏人困局怎解
2014.10.15
专题报道
10月10日上午9时,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博览会以“
非遗
: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交易、创意衍生品和
非遗
保护创新成果展示、整体性和生产性保护成果展示为主要特色。经济导报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博览会吸引了近700个
非遗
项目参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不能离开传承人而独立存在,但现实中,许多项目却因缺少传承人而举步维艰,如何培养传承人因此成为
非遗
文化发展的瓶颈。 后...
查看更多
怎解“
非遗
”绝技传承无人之忧?
2014.10.13
论坛
日前,文化部召开季度例行发布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成为发布会焦点。文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落实
非遗
保护工作,关键是发挥
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的作用。从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提供每人每年8000元的传习补贴,而从2011年开始,金额提高到每人每年10000元。此外,针对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工作人员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未来文化部将会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帮助他们提高
非遗
研究、传承和生产创作的水平。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
查看更多
林芝
非遗
的发展性保护之路
2014.10.13
专题报道
林芝,以风景著称,而我们此行却是因为这里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性保护
非遗
的新路。 林芝把
非遗
项目与当地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率先尝试开辟从文化创意到生活产品的市场运营路线,不是单纯的保存,而是在“生产性保护”的基础上,推进为“在发展中保护”,对全国
非遗
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把中断的传承接续起来 金东藏纸最早产生于公元七世纪中叶,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曾为官方公文、典藏经书和纸币的专用纸。金东藏纸坊毁...
查看更多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开幕
2014.10.11
其他新闻
由文化部和山东省政府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10月10日在济南开幕,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敏,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副省长赵润田,济南市市长杨鲁豫等出席开幕式,并共同观看了第三届
非遗
博览会巡礼片。 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以“
非遗
: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主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交易、创意衍生品和
非遗
保护创新成果展示、整体性和生产性保护成果展示、传承人交流培训及国际板块展示为主要特色。为期四...
查看更多
网站改版公告
2014.09.30
通知公告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国家级公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网站。自2006年网站开通以来,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推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认识的不断深入,原网站的部分内容和形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变化。为了更好地展示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新改版。 本次改版在页面设计上做了全面更新,主要内容在首...
查看更多
历史的回响——国家级
非遗
“当吉仁”赛马节
2014.09.30
专题报道
“当吉仁”赛马节 藏族,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歌舞的民族、马背上的民族。马在藏民族的生活史和文化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融入了藏民族生活的点点滴滴,久而久之,形成了诸如“茶马古道”、“马术表演”、“马年转山”等特有的“马文化”。 西藏的老百姓喜好观赛马,民间赛马历史在西藏十分悠久。作为入列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当吉仁”赛马节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17世纪,当时的蒙古骑兵驻扎在当雄草原上牧养军马。进行军事训练,并规定每年举行...
查看更多
梁平竹帘:跨越千年
非遗
路 万缕千丝总相连
2014.09.30
专题报道
“薄如蝉翼淡如绸,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 梁平竹帘,以竹丝为主要原料编织成帘,画上精美图画的工艺美术品,起源于宋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着“天下第一帘”之美誉。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自然风韵,在我国灿烂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饮誉天下。 2008年,梁平竹帘被列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由于现代科...
查看更多
西藏林芝打破传统
非遗
保护模式
2014.09.29
专题报道
珞巴族妇女在织布。 在西藏林芝地区朗县烈村一条公路边一间不大的作坊内,旧式的炉灶上烧着一只传统铁锅,33岁的朗县姑娘加里正不时用筷子捣弄着锅里煮着的纸浆。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从刮剥树皮、煮浆捣料、模具抄纸到烘培抛光,很难想象,正是这间30平方米左右的小作坊、3个人,让古老的金东藏纸重新散发出生命力。而这里,只是“西藏林芝传统工艺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6个示范点的其中之一,这一由林芝地区委员会、林芝地区行政公署主持,林芝地区文广局、旅游局协助的...
查看更多
让沉睡千年古乐“复活”的
非遗
传承人
2014.09.29
人物
高培芬,诸城派古琴第五代传承人,40年漫漫“琴路”传承千年遗产。 高培芬和张富森琴箫和鸣演奏了经典曲目《捣衣》。 法国巴黎艺术中心《高培芬古琴音乐会》,安静的气氛稍显压抑。此时高培芬正在演绎中国传统乐器:古琴,一个她练了40年的乐器。两国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让她心存忧虑。一曲《长门怨》过后,她开始沉浸在抑扬顿挫的古乐旋律中,彷佛忘记了自我,古朴渊远的古琴精神内核被她演绎得淋漓尽致。演奏结束后,面对久久不能停歇的掌声,高培芬只能一再翻台,又加...
查看更多
1
897
898
899
900
901
10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