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大暑
搜索
——以表演艺术类为例
论坛
摘要:近20年来,作为非遗的重要类别,表演艺术类非遗因为其多样性与跨学科性,一直都有着丰富的研究样态。但是,这些研究多数还是在“原/本真性”与“活态传承”这两种规矩的范式下展开的。大量出谋划策的理论构想与保护实际同样脱节。在实质上,本真性、原生态论的持有者,以温和的保守主义和频频回望的复古主义为毂,将非遗视为亘古不变的、静态的,定格为经国大业的擎天柱,而将之博物馆化、标准化,并需要高级别安保,终止沦为小众把持的博物馆、展览馆、演艺馆等“馆舍”之产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0年4月1日,中国和马来西亚共同提交了编号为“01608”的申遗文本。12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送王船/王船/王舡仪式和维护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相关做法一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归属不同的行业领域。但是,在更广阔的空间内审视文化价值,成为共同的发展趋势。 以“送王船”为标志,这种趋势开始清晰起来。 1987年,中国第一批文化、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口道尽千古事,双手挥舞百万兵”,皮影的艺术魅力名不虚传,乐器演奏间极具艺术感染力,令人听罢久久不能忘怀。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艺人身怀绝技,诸如可即兴演...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0年11月16日通过中国申报项目《中医针灸》,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针法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统中医的一种医疗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作用,以及应用一定的操作法,来治疗全身疾病...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27日,由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文化体育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20海南自贸港大国非遗工匠艺术珍品展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大会”在海南省博物馆拉开帷幕。活动通过现场珍品展示、互动交流等多样方式,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推动海南文化产业发展,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据悉,为期5天的展览围绕大国非遗工匠艺术珍品展和技艺传承展两大展区进行布展。珍品展涵盖景泰蓝、雕漆、金漆镶嵌...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27日,“2020非遗品牌大会(广州)”在广州图书馆盛大开幕。“2020非遗品牌大会(广州)”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文木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州图书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支持协办。 2020非遗品牌大会现场 大会打破行业壁垒,邀请了政界、学界、商界、媒体、非遗传承人、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剪纸,是遍布于我国传统民间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剪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者和功能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价值之大,都是其他艺术种类无法相比的。剪纸是一门极简艺术,纸张在剪刀的每一次接触中改变自身的形态。中国民间剪纸的传承主体是中国亿万的劳动妇女群体,剪纸如同漫山遍野的野花,凭其朝气蓬勃的旺盛生命力,在人民的生活中年复一年的开放与生长,是一种民间自发传承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民间剪纸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旺盛...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 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基本措施,在非遗助力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就“非遗传播”“非遗扶贫”及“非遗保护”三者关系入手,分析“非遗传播”在“非遗扶贫”中已然显现的一些作用: 1. 精准扶贫往往与乡村振兴相互衔接,信息传播可促进城乡间的资源对接、优势互补和要素流动; 2. 当地非遗项目的展示传播可转化为旅游及相关产业的特色资源,升级乡村旅游场景,开辟旅游扶贫路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国潮正流行,千年传承真的火了。 春秋时期便普及的苏绣,绣进了小小的手表表盘;歌手阿朵带着土家族乐器“打溜子”从热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出圈;新浪微博“遇见非遗”话题阅读量达18.1亿;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3秒就诞生1条与非遗相关的视频……在时光里蒙了些许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2019)》显示,2018年中国非遗产业规模保守估计为1.4万亿元...
查看更多
要闻
“十三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通过戏曲进乡村、贫困地区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等项目和旅游发展基金,共投入42.96亿元,为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旅游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国新办23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李群介绍,文化和旅游部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加大脱贫攻坚保障力度。 人才保障方面,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截至目前,累计选派文化工作者13.2万多名,培养1万多名文化工作者。同时开展“订单式”人才支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