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河北省出台传统工艺振兴实施意见
2018.06.22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文化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通知》精神,促进我省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近日,由河北省文化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制定的《关于河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同意,由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实施。《实施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我...
查看更多
2018京津冀手工艺类非遗
项目
巡展开展
2018.06.22
地方新闻
6月15日至19日,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天津市河东区人民政府主办,天津市非遗保护中心、北京市非遗保护中心、河北省非遗保护中心等承办的2018京津冀手工艺类非遗
项目
巡展在天津棉三创意街区举行。 展览囊括了北京刻瓷、彩塑京剧脸谱、津派杨氏玉面塑技艺、津门蛐蛐陶罐制作技艺、白洋淀杨丙军芦苇画、易水砚制作技艺等30余项京津冀三地手工艺类非遗
项目
,以传承人动态展示的方式,充分交流三地非遗保护成果及经验。 据天津市河东区文化馆馆长闫帅介绍,作为...
查看更多
湖南:深入校园传递非遗“接力棒”
2018.06.21
专题报道
非遗进校园“与传承人手拉手”展演活动在怀化市实验学校举行 日前,在湖南省怀化市举办的非遗进校园“与传承人手拉手”展演活动中,怀化市实验学校“小小芦笙团”“阳戏小演员班”“小侗歌班”的孩子担当主角,表演了芦笙《迎宾曲》、侗族大歌《布谷催春》、阳戏《盘花》等精彩的非遗节目,纯熟的表演赢得一片赞誉。 近年来,湖南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编纂非遗教材、读本,开设特色非遗课程等多种方式,推动非遗进校园,先后有42个国家级
项目
、51个省级
项目
、47个市...
查看更多
“故事小镇”的文化振兴
2018.06.21
专题报道
精彩的长乐抬阁故事会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摄影:李尕) 湖南省汨罗市长乐镇是著名的“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千百年来,每逢正月,这里都会上演盛大的“抬阁故事会”竞赛。这个流传千年、全民参与的“故事”盛会,在一代一代传承中增强了全镇人民的凝聚力,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逐步成为长乐对外发展的文化名片。 在“故事”中凝聚乡亲情感 长乐抬阁故事会是一项集表演、彩绘、历史、文学、民俗等为一体的民间艺术,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之路
2018.06.21
10周年媒体报道
6月8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
项目
、南京市话剧团创排话剧《杨仁山》在南京紫金大剧院首演。话剧《杨仁山》的故事发生地,位于南京新街口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却少有人知的淮海路35号金陵刻经处。这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再一次回归大众视野。 不忘赤子心 坚守文脉魂 金陵刻经处由杨仁山居士等人...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之路
2018.06.21
专题报道
6月8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
项目
、南京市话剧团创排话剧《杨仁山》在南京紫金大剧院首演。话剧《杨仁山》的故事发生地,位于南京新街口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却少有人知的淮海路35号金陵刻经处。这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再一次回归大众视野。 不忘赤子心 坚守文脉魂 金陵刻经处由杨仁山居士等人创办于1866年,是目前全国仅存的唯一一家刻经处。现拥有各类经版125318片、佛像版18种,是全国佛典图像刻版的总汇...
查看更多
田彦兰:传承文化与发展产业两不误
2018.06.21
人物
田彦兰在介绍自己的剪纸作品(摄影:吴艳) 最近,田彦兰都在忙着布置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非遗展览馆。今年,宁夏将迎来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她希望这个展览馆能为之添彩。 40岁的田彦兰是国家级非遗回族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她自幼随母学习剪纸,已有30余年艺术实践。在秉承家传的基础上,她不断尝试创新,使回族剪纸有了新的突破:由过去的单色剪纸发展到染色剪纸,产品形式更加多样化,丰富了回族剪纸的文化内涵和使用范围,其作品在当地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2006...
查看更多
年华易老 记忆永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首次发布
2018.06.21
专题报道
6月9日,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堂报告厅,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及拍摄团队与观众分享拍摄故事。(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
项目
中心提供) “妈妈,电影里的爷爷在做什么?” “他是非遗传承人,他守护着一门老艺术。” “那我可以去当爷爷的徒弟么?” “电影放完,你可以自己去问问那位爷爷。” 黑暗中,一个稚嫩的面孔看着电影中苍老的面容,与自己的母亲发生了上述的一段对话。6月9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
项目
中心启动了“年华易老,技·忆永存...
查看更多
全国非遗曲艺周总结座谈会举办
2018.06.21
要闻
6月14日,全国非遗曲艺周总结座谈会在天津举办(摄影:卢旭)6月14日,全国非遗曲艺周在天津圆满落幕并举办总结座谈会。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同志,参演的各省区市领队、保护单位代表、部分代表性传承人,以及专家学者等100余人与会。全国非遗曲艺周由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及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承办,于6月7日至14日在天津举办。活动首次实现了全国127个曲艺类国家级代表性
项目
集中亮相,涉及193个保护单位、151位国家级...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关键要吸引年轻人
2018.06.20
论坛
6月9日是我国的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据报道,非遗日期间,3700多项非遗宣传展示在全国多地同步开展,共同诠释“非遗让生活更美好”。非遗是以非遗传承人为创造主体的,以文化产品为表现形式的,应用于生活和审美艺术的统一整体。我国目前进入联合国名录的非遗共有34项,包括中国活字印刷术、京剧、端午节等。经过多年的社会关注和公共讨论,在非遗保护中树立“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已经成为共识。氛围大好,成绩有目共睹,但非遗传...
查看更多
1
1004
1005
1006
1007
1008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