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10-15 星期三 农历八月廿四 寒露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94)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146)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8)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西北民间艺术瑰宝:花儿与花儿会
2017.06.29
10周年媒体报道
图1 宁夏固原西海子民间花儿歌会(摄影:冯小媛) 图2 青海贵德六月六滴水崖花儿会(摄影:青措) 花儿是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人们除了平常在田间劳动、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兴漫唱之外,每年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民...
查看更多
西北民间艺术瑰宝:花儿与花儿会
2017.06.29
专题报道
图1 宁夏固原西海子民间花儿歌会(摄影:冯小媛)图2 青海贵德六月六滴水崖花儿会(摄影:青措)花儿是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人们除了平常在田间劳动、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兴漫唱之外,每年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民歌竞唱活动——花儿会。花儿会也称“唱山”,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与情感...
查看更多
2017中俄边境文化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幕
2017.06.28
其他新闻
原标题:2017中俄边境文化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盛大举行2017年6月26日,2017年中俄边境文化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在同江市东北亚广场盛大开幕。该活动由佳木斯市政府、同江市政府主办,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同江市文广新局承办。省文化厅副厅长孟祥武,佳木斯市政府、俄罗斯方面有关领导等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大展。本届“中俄边境文化季”共有7大板块130余项活动,历时3个月,有丰富多彩的中俄音乐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赫哲龙舟大赛、中俄跨境1+1...
查看更多
向阳沟里的老影匠——记凌源皮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徐积山
2017.06.27
人物
图1 徐积山操影表演山青青,水潺潺。在辽宁省西部的凌源市刀尔登镇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名字叫做向阳沟。村子依山而建,村民傍山而居。这天,正赶上村里的天齐庙庙会,小村子沸腾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骑着摩托车、电动车纷纷赶来,都为来看庙会的重头戏——唱皮影。夜幕降临,几声礼炮照亮了整个夜空,喇叭吹起来、锣鼓敲起来,一位老者手持黄表,神情庄重,口中抑扬顿挫地诵读着表文,这是皮影演出前的请神仪式。这位年近八旬、满头白发而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是今晚唱影班子...
查看更多
惠民是戏曲价值体现 乡村是戏曲繁荣沃土
2017.06.26
论坛
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新近发布的《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保障农民群众文化权益、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办法,组织推动各级各类戏曲演出团体深入农村基层,因地制宜地为农民提供戏曲演出、辅导培训、团队建设等服务,促进戏曲艺术在乡村的普及、传承和传播,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广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农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
查看更多
传承发展戏曲艺术 促进文化资源向基层倾斜——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关于戏曲进...
2017.06.26
论坛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日前,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相关负责人就《实施方案》的制定和落实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制定印发《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n...
查看更多
“吉林省地方戏曲非遗传承人对话动漫论坛” 在吉林艺术学院成功举办
2017.06.23
其他新闻
图1 活动海报2017年6月20日,“吉林省地方戏曲非遗传承人对话动漫论坛”在吉林艺术学院综合校区三楼报告厅成功举办。图2 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学生原创作品图3 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学生原创作品作为2017年国家78所之一、吉林省唯一一所承办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项目
的高校,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吉林艺术学院协同吉林省文化厅共同主办了此次论坛活动。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吉林省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吉林艺术学...
查看更多
专访河南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裴景岭
2017.06.23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裴景岭,河南尉氏县人,中共党员,历任河南省文化市场稽查队队长、河南省京剧团副团长、河南省豫剧三团副团长、河南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
查看更多
非遗进校园首场活动举办——“菠林喇叭”亮相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06.22
其他新闻
图1 非遗进校园——“菠林喇叭”音乐会现场周家班,一群在民间“红白喜事”中以吹打乐为生的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的传承者。他们身怀绝技,在江湖打擂中一路摔打、演绎着不败的传奇;他们演奏的古老曲牌就是无字的族谱,应和人的出世、婚嫁与死亡,人生的全部密码就写在“三起三落”的唢呐强音里,令人闻之欢悦、闻之垂泪。图2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李心峰担任学术主持继6月10日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成功举办音乐会后, 2017年...
查看更多
南京非遗传承人访谈系列——剪纸大师张方林
2017.06.22
论坛
斗香花、喜花、装饰剪纸,是张方林擅长的几种剪纸类型。经年磨砺与严谨琢磨,张方林大师以一把生动而灵巧的剪刀剪出了世态人情。走进工艺美术大楼二楼,总能被拐角的剪纸柜台所吸引。这里凝聚了父子两代人的辛劳与收获。玻璃台板下一张张泛黄的旧照片诉说着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剪纸家族的兴衰。 刘立云:能否请您介绍一下家庭? 张方林:我出生于江南剪纸世家,我的家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我是第五代传人。我的父亲、爷爷、表叔、舅舅、舅爷爷都以剪纸为生。20 世纪 30 年代,我父亲...
查看更多
1
1080
1081
1082
1083
1084
133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