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14   星期二   农历八月廿三   寒露 寒露
搜索
论坛
    新疆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今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从古至今均是多种文化交融荟萃之地。伴随整个陆地绿洲丝绸之路行经西域向西输送的,不仅有丝绸、茶叶与瓷器,还有与之相关的传统工艺,刺绣便是这诸多工艺的一种。刺绣传统工艺经“丝路”传到西方,促进了西方在纺织技术上的发展;又借由“丝路”一路回传,使得我们也吸收借鉴了西方纺织的工艺和文化,如此,才有了今天丝绸之路上的锦绣无边。  刺绣俗称“绣花”“扎花”,是用绣针引绣线在绣地上穿绕,形成以绣线为主或...
查看更多
论坛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已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成为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也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识,还承担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任。因此,要从价值之源、民族之根和安全之本的高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义,积极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全民、全域、全...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红药将残,绿荷初展。“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夏季开始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夏后,气候温暖,庄稼生长渐旺,江南一带农事、蚕事渐入忙季。2016年11月,“立夏”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拱墅区半山地区是“立夏习俗”的主要传承地。半山历来种植水稻、植桑养蚕,当地老百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农事知识,形成了节日风俗习惯。立夏日,按照风俗习惯,吃“乌米饭”,采摘蚕豆、烧“野米饭”,“称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开班式现场2017年5月3日上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对外文化联络局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法律研修班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段周武,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项目官员古榕出席上午的研修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办公室副主任杨晓辉主持开班式。 我国于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201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嵊州乡间的古戏台 本报记者 韩业庭摄/光明图片  原标题:这里,越剧之花开得热烈奔放——越剧传承的嵊州实践在传统戏曲普遍面临生存与传承困境的当下,只有70多万人口的江南小城浙江嵊州,却活跃着100多支越剧院团,不少院团演员的年收入达三四十万元。而当地越剧艺术学校的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成为全国各地越剧院团争抢的“香饽饽”。越剧之花何以能在嵊州一枝独秀且开得热烈奔放?近日,记者走进浙江嵊州展开调研,试图揭开越剧传承嵊州实践背后的秘密。恢复生态 传承文脉  越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4月28日,贵州省丹寨县举行盛大的苗族服饰展演巡游活动,来自全县六个乡镇八个苗族服饰支系的2000多名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县城锦鸡广场,向游客展示苗族服饰的魅力。丹寨县的苗族“嘎闹”支系服饰在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摄影报道:黄晓海)    【背景知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服饰贵州省丹寨县位于云贵高原南缘的斜坡地带,这里的多民族聚居山区以苗族嘎闹支系为主体,相对独立的地理环境使生活和劳作在这里的苗族...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孙绍波 画    承载着上海人记忆的大世界,在这个五一小长假,成为了沪上人气最旺的景点之一。阔别14年的上海大世界重新开放之后,最大的特色就是增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览,一些现场表演更是邀请到了平时难得一见的名家。然而,在观众们大饱眼福之余,我们也期待着大世界能够成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重要场所之一。  作为朵云轩木版水印雕版的中坚力量,李智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来到大世界进行现场技艺展示。作为一名曾经雕刻过巨幅木版水印《群仙祝寿图》中所有人物和动物造型的名家...
查看更多
访谈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朱凤立...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朱凤立,广西南宁市人,一级演员。曾从事戏曲表演、戏曲理论的学习、研究,后任广西彩调剧团副团长...
查看更多
人物
莫让“绝活”变“绝唱”·关注传统工艺振兴走进苏州刺绣研究所原所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美芳的苏绣艺术创新中心,迎面便是由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创意,张美芳刺绣的《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柔韧至极的蚕丝却将金核子对撞爆发的强大冲击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不仅赢得李政道的充分认同,还被吴冠中等著名画家赞为“神品”。张美芳与物理学家李政道合作刺绣《金核子对撞科学图像》 苏绣艺术创新中心供图作为苏绣创新的领军人物,苏绣艺术创新中心主任张美芳对记者说,正是在李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