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18 星期四 农历七月廿七 白露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76)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128)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8)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康县唢呐 源自坊间的天籁之音
2009.11.15
专题报道
康县唢呐 源自坊间的天籁之音 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嘉陵江上游,西汉水之滨。小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鞠躬尽瘁的蜀相诸葛亮,一生戎马的抗金名将吴麟,还有红四方面军廖汉生部都曾在这里留下过光辉的足迹和动人的传说。 康县环境优美,物产丰富,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在康县北部的豆坪乡一带流传着群众吹唢呐的习俗。几百年来,康县唢呐从官府的盛大庆典和民间的婚丧嫁娶中走来,悠悠唢呐声中既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 渊源 唢呐...
查看更多
新版昆剧《玉簪记》白先勇再续青春梦
2009.11.12
其他新闻
新版昆剧《玉簪记》白先勇再续青春梦 2005年,白先勇精心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让人惊艳。4年后,自称“昆曲义工”的白先勇又率领一流创作团队,推出青春版昆曲《玉簪记》。12月15日、16日,新版《玉簪记》将作为“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的压轴剧目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演出两场。 《玉簪记》改编自明代戏曲家高濂的经典作品,讲述书生潘必正与道姑陈妙常冲破禁忌礼俗的曲折爱情。此前,它曾经以昆曲、京剧、越剧、川剧等多种形式出现在戏曲舞台上。其...
查看更多
八闽千姿:“台”味十足高山族舞蹈在福建传承
2009.11.11
其他新闻
八闽千姿:台高山族舞蹈在福建传承 不久前,在福建华安闭幕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上,当地二十多位高山族同胞的“竹杆舞”精彩表演,“台”味十足,激情四溢,让来自台湾的阿美族、排湾族、布农族等近百名同仁倍感亲切。 华安县是中国大陆的台湾高山族同胞聚居最多地区,目前有高山族同胞四十一户一百二十六人,主要集中在仙都、华丰、新圩三个乡镇。 “我们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劳动、恋爱、婚宴、节庆、祭祀,都用歌舞来表达我们的情感,我们全家都会跳高山族舞蹈...
查看更多
大学生追“非遗”比追星还狂热
2009.11.11
其他新闻
大学生追“非遗”比追星还狂热 昨日,由市文化局、成都大学主办,市文化馆和“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走近传统文化,传承文明精髓”――2009“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学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在成都大学受到大学生们热烈追捧,不少大学生甚至就在现场向“非遗”传人拜师学艺,准备做“非遗”接班人,热度胜过追星。 毛遂自荐现场拜师学艺 昨日下午,成都大学新空间广场人山人海,师生们被首次到来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台上,川剧、清音、曲艺等表演类“非遗”精彩纷呈;台...
查看更多
三晋“非遗”宝藏令人兴奋
2009.11.11
其他新闻
三晋“非遗”宝藏令人兴奋 “花腔鼓”可能是我国北方仅存的傩舞(白翔/摄) 北方傩舞、源自汉代的苎麻造纸技艺、可能成为戏曲史上重要发现的“地台戏”、远离海洋的妈祖信仰等一大批重要文化遗产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逐渐被发现…… 判官头戴狰狞面具,耳挂红髯,足蹬高方,手擎虬杖,五个小鬼披头蓬发,分别拿着遮阳伞、折扇、索命牌、长铁链等,紧随判官,伴着梆子鼓乐,不时打量周围人群,似乎在寻找要捉拿的恶人。 这一切都符合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傩戏的特征,但...
查看更多
两岸文化交流好戏连连 用“和谐之声”连接亲情
2009.11.11
专题报道
两岸文化交流好戏连连用“和谐之声”连接亲情 11月6日,是我们从北京赴台驻点采访的第二天。就在这一天下午,我们要采访三台“戏”,真可谓“好戏连连”啊。 这三台“戏”中的两场在台北市,一场在台中市。在台北要采访的两场,一场在延平南路的中山堂,一场在中华路的文艺活动中心,都是海峡两岸之间的文化交流
项目
。中山堂举行的是大陆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台演出记者会,文艺中心举行的是浙江绍剧团来台演出《秋瑾》记者会。两场记者会后,我们又心急如火地赶到台北车站,坐上了南...
查看更多
高高跷小“传承人”王吉胜
2009.11.11
人物
高高跷小“传承人”王吉胜 王吉胜在苦水街村中心的广场上带妆进行高跷练习(韩传号/摄) 夕阳将一片金黄洒向苦水街村时,身高不到1.5米的王吉胜,走起很小的“寸步”,慢慢挪动1.8米的高跷,小心翼翼地保持身体平衡。 今年9岁的王吉胜,是甘肃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村五年级学生,练习踩高跷已有4年。 站在高跷上,王吉胜有点得意:“看别人都比我矮一截,周围的景物就更清楚了。” “他6岁就开始在七八十厘米高的高跷上练,脑子好使、反应快,身体...
查看更多
在香港名校听南音
2009.11.11
专题报道
在香港名校听南音 ――“2009年国粹香江校园行”活动侧记 立冬前后的香港,街市繁华,气候温暖。一支来自福建的“非遗”艺术团体的到来,在香港繁华和温暖的浓郁都市气氛中,增添了一种别样的温馨味道。应香港联艺文化交流中心邀请,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和泉州南音乐团一行30人,于11月3日至11日赴香港参加 “2009年国粹香江校园行”系列活动之四――“南音及梨园戏艺术讲座及示范表演”,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演艺学院、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
查看更多
天津汉沽农民飞镲队全国大赛获金奖
2009.11.11
其他新闻
天津汉沽农民飞镲队全国大赛获金奖 日前,在山西举行的2009'全国传统武术精英邀请赛上,由汉沽区杨家泊镇高庄村30名农民组成的飞镲表演队技压群雄,获得了表演
项目
金奖。 汉沽飞镲是沿海渔村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武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广场艺术。在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
项目
名录的通知》中,汉沽飞镲列传统民间音乐项―――锣鼓艺术类首位。 据介绍,在这次近15分钟的表演中,队员们再现了渔民撒...
查看更多
聚焦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利用
2009.11.10
论坛
聚焦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利用 ――长江文化高层论坛综述 11月2日,在2009中国(张家港)长江文化艺术节期间,文化部社会文化司、中国群众文化学会、江苏省文化厅、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长江文化高层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围绕长江流域12省(区、市)民族民间艺术的发掘、保护和利用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长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的地位、作用 论坛认为...
查看更多
1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32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