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8   星期四   农历七月廿七   白露 白露
搜索
专题报道
 河南坠子:昔日“文艺轻骑兵”面临窘境 王红利      河南坠子是中国曲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浓郁的河南地方特色和鲜明的中原民族风格,唱腔优美动听,雅俗共赏,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2008年11月3日,“河南坠子发源地――开封”授牌仪式在东京艺术中心隆重举行,开封被确认为河南坠子的故乡。能够获此殊荣,对于开封曲艺界特别是从事河南坠子的艺人们来说,是一件无比欣慰的事,这也再次为开封厚重、辉煌的曲艺文化增添了一道亮色。为什么说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杨柳青年画――在濒危与繁盛间跋涉    邢宇皓“刻版”是杨柳青木版彩绘年画的第二道工序,工艺十分考究。图为杨柳青年画的四位传承人之一王文达老人正在用刻刀小心翼翼地雕琢木版。“套印”位于“雕刻”之后,是杨柳青年画制作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杨柳青年画的后期制作是手工“彩绘”,它把版画的刀法版味与绘画的笔触色调巧妙地融为一体。       编者按    从辟邪、祈福脱胎而来的年画,已经伴随中国人走过了漫长的岁月。随着现代化中国向农耕社会告别,年画传统也日渐式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女制陶男莫近”――访广西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黎族原始泥条盘筑制陶技艺传承人羊拜亮(右)选泥    编前语  在国家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上,我省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承人、昌江黎族自治县的羊拜亮 (女)和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容亚美 (女)名列其中。她们的身上,传承着怎样古老的技艺?她们现在的生活过得怎么样?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不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一个小时制成煮菜陶皿  昌江黎族原始手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南京云锦申遗成功 要让普通百姓穿得起送得起 南京云锦2米多高的木织机 美丽的云锦 堪称南京云锦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红四合如意云纹地状花纱袍料     东方网10月6日消息:南京云锦走过了8年漫长申遗路,终于圆梦“世遗”!喜讯传来,“云锦国师”金文久久不能平静,这一天他盼了太久。   “申遗成功如何传承?”金...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羌年等三个项目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日前在阿联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羌年被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出的首批进入该《名录》的遗产名单。    在此次会议上,全球共有8个国家提交12项申请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我国申报的三个项目“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羌年等三个项目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日前在阿联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羌年被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出的首批进入该《名录》的遗产名单。    在此次会议上,全球共有8个国家提交12项申请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我国申报的三个项目“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全部通过列入名录。    羌年也称羌历年...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日前在阿联酋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羌年被正式批准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出的首批进入该《名录》的遗产名单。 在此次会议上,全球共有8个国家提交12项申请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我国申报的三个项目“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全部通过列入名录。 羌年也称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根据地方的不同...
查看更多
论坛
拿什么拯救你  粤剧余楚杏粤剧演出剧照(2009年9月30日,粤剧被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去年十一月初,广东粤剧院携现代粤剧《山乡风云》参加上海国际戏剧节,演出后组织了一个研讨会。上海一批知名戏剧家出席了,罗怀臻先生第一个发言。他首先称赞了该剧是个成功的也是优秀的剧目,随后,还说了一句十分耐人寻味的话:“不过,《山乡风云》毕竟是一个四十多年前的作品了,我们期待广东粤剧,在下次再来上海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如果允许自嘲...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北京牙雕艺术期盼再度辉煌――访北京象牙雕刻厂董事长肖广义    图1:1956年1月15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切接见了北京牙雕老艺人杨士惠。  图2:杨士惠牙雕作品:四季争艳  图3:杨士惠牙雕作品:夜游赤壁  图4:北京牙雕作品:飞夺泸定桥  图5:陈列于联合国的北京牙雕作品:成昆铁路  图6:肖广义先生近影  作为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产品,北京的象牙雕刻犹如一枝璀璨的奇葩,在长达数百年的岁月里,数度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成为中国人的骄傲。然而,由于诸...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西藏藏剧团:农牧民群众是藏戏生命 是承继意义所在资料图片:8月1日,藏戏演员在清唱藏戏《朗萨雯波》选段。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资料图片:这是2008年8月21日拍摄的京剧?藏戏《文成公主》剧照。新华社记者 张善臣摄    一阵钹鼓响过之后,堆龙德庆县乃琼镇村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觉果节藏戏表演,那是对辛勤劳作的慰劳,也是对丰收的企盼。     华彩的服饰、粗犷的动作、宏大的气势,还有演员那响遏行云的雄浑之音,把八大藏戏之一《朗萨》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眼神、一次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