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16 星期二 农历七月廿五 白露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76)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128)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8)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杰出建筑世家“样式雷”
2009.02.06
专题报道
杰出建筑世家“样式雷” 建筑史上的杰出代表 清代承办内廷工程建筑的机构叫样式房。从康熙到光绪,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内,江西建昌(今江西永修)人雷发达一家七代人因长期掌管样式房而得名“样式雷”。经“样式雷”设计、承办的大型工程有:故宫三大殿、颐和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园庭、热河避暑山庄、昌陵、圆明园东路工程、定陵、惠陵、隆恩殿等建筑。至雷思起、雷廷昌时,“样式雷”名声大噪,愈益彰盛。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通过了《保...
查看更多
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
2009.02.05
专题报道
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演讲人:萧放 演讲地点:江苏泰州百姓大讲堂 大家好!春节的假期刚刚过去,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谈谈春节的历史变迁和习俗掌故。春节不仅是中国一宗巨大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保护、展示春节文化是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在为世界传承文化。春节,犹如高悬在民族天幕上的永恒明灯,以其独特的光芒辉映着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这样的光芒,对于我们来说光明而温暖。年是时间标志,体现着生活节律,这样的传统在...
查看更多
元宵节期间北京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2009.02.03
其他新闻
元宵节期间北京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现场。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的总体情况。 本网讯 为加强传统技艺保护,在2009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至2月23日(农历正月二十九)的元宵节期间,文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文物局、中国社...
查看更多
刘振义:民间鼓吹乐艺人的苍茫往事
2009.02.02
人物
刘振义:民间鼓吹乐艺人的苍茫往事 在大石桥市旗口镇后会村,绰号“刘大喇叭”的刘振义,那是相当有“号”,而且声名远播辽南等地。事实上,正是在刘振义等老艺人的传承下,辽南民间鼓吹乐不但没有“断种绝迹”,还得以发展与繁荣。隆冬时节,在农家炕头上,记者听95岁高龄、而今唯一健在的“辽宁鼓乐”传承人、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刘振义老人,诉说着他那色彩斑斓的人生故事。 意外拜师 起初,“伪满”时期,“伪...
查看更多
春节民俗:正月初六“送穷神”
2009.02.01
专题报道
春节民俗:正月初六“送穷神” 送穷: 游戏中穷神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神。穷神,又称“穷子”。相传穷神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唐诗人姚合《晦日送穷三首》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老北京民俗谓:这一天,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
查看更多
各地能工巧匠现场表演 传统技艺京城闹元宵
2009.02.01
其他新闻
各地能工巧匠现场表演 传统技艺京城闹元宵 看踩街,赏技艺,淘宝贝,品佳肴,听高论……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就要在牛年新春为首都百姓送上节日的盛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五)至23日(农历正月二十九),文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局、国家文物局、中医药管理局、中国社会科学院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
查看更多
盘点2008“非遗”保护
2009.01.24
专题报道
盘点2008“非遗”保护 刚刚过去的2008年,对我国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在这不平凡的背景下继续向前推进,并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非遗”保护 日益融入民众生活 2007年的大年三十,是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把除夕也纳入春节假期的第一个大年三十,因此可以说,“非遗”保护拉开了2008的序幕。这一年,国家还把清明...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京举行
2009.01.24
其他新闻
加强沟通协作 保护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京举行 本报讯 (记者池玉玺)1月21日上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京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刘燕华、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欧新黔及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成员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周和平首先通报了200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
2009.01.24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苑利 顾军 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世过程中,事实上存在着这样两个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一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那些直接参与了传统戏曲、舞蹈、音乐、传统工艺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无论是民间文学、表演艺术的传承,还是民间...
查看更多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探索
2009.01.24
论坛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探索 陈燮君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
查看更多
1
1267
1268
1269
1270
1271
132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