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立夏
搜索
通知公告
国家中医药局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广电总局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中医药综发〔2022〕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党委宣传部、教育厅(教委)、商务厅(局)、文化和旅游厅(局)、广电局、文物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
查看更多
要闻
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简称《方案》)公布,旨在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健康需求和精神需求。 开展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重要举措。《方案》指出,要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如意甘肃·乐享非遗”亮相香港“中国文博非遗主题馆”。 甘南唐卡、庆阳香包、甘谷麻鞋、紫塞秋风游戏……4月19日,2023年“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开启。在“中国文博非遗主题馆”里,由甘肃省非遗保护中心搭建的“如意甘肃·乐享非遗”展区引人注目,展区内琳琅满目的陇原非遗产品让人喜爱。 曾“一马难求”的省博文创“绿马”及其系列走进香港。 “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唐...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22年第五届长三角非遗节近日在上海大世界拉开帷幕。活动由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浙江省非遗保护中心、安徽省非遗保护中心联合主办,上海大世界传艺中心、上海淮海商业集团大世界文化运营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浙江省现代陶瓷艺术博物馆特别支持。 展览内容 今年的长三角非遗节包括“知·非遗——长三角稀有剧种体验式影像展”、“品·非遗——长三角非遗美食市集”、“赏·非遗——长三角四地演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8日,2023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在宁德召开。作为大会的重要活动内容,4月17日至18日,“文旅融合 共享非遗”2023年福建省非遗精品展在宁德举行,共有来自全省各地的32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30多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连续2日的非遗精品展得到了线上线下一致好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海峡都市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中国新闻网、东南网,学习强国等各大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报道...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扎实推进岭南文化中心区建设,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由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协同创新中心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北京服装学院共同主办,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锦绣中华——传统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于4月8日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广绣园开幕,来自“知否岭南”“丝韵江南”“彩云之南”三大展览主题空间的近50项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织染绣艺术类非遗项目齐聚一堂竞芳菲,在多元地域文化的多彩...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羌族是一个向外输血的民族,很多民族都流淌着羌族的血液。”在位于陕西汉中市宁强县的羌族文化博物馆内,著名历史学家费孝通的这句话被突出标注,引得参观者驻足品味。自2008年10月汉中宁强、略阳两县被纳入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来,费孝通的这句话有了新的注解,那就是活化羌族文化,让羌族文化赋能当代生活、带动产业发展。 位于汉江源头、嘉陵河谷的宁强、略阳两县,自夏、商以来就是羌人生息地和多次迁徙的主要通道,历经千年时光,楚、蜀、陇、秦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旅中国·百城百艺”非遗传播活力展示平台,依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系统“中传云”,实现对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10个国家级非遗子项、360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876家非遗老字号非遗传播大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测,按照政策保障、队伍情况、非遗活力、媒体关注、舆情反馈五个指标维度,综合计算出2023年2月非遗传播活力值共计20021,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各省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6622,国家级非遗各地级行政区非遗活力值为7240,国家级非遗各...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