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40)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094)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6)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四川:非遗资源盘活扶贫经济
2019.07.23
专题报道
2017年9月开始施行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贫困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结合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在资金、人才培养、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记者近日在四川采访时发现,在实施精准扶贫的道路上,四川各级文旅部门充分利用非遗资源,通过建立合作社、“互联网+”、鼓励传承人创业等形式,引导群众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带动就业 非遗勾勒脱贫梦 朴素的作坊,精致的做工,大自然的花鸟鱼虫通过苗族阿...
查看更多
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在云南楚雄启幕
2019.07.23
要闻
7月22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启幕。 此次民歌节以“乡音·乡情·乡愁”为主题,汇集了传统音乐类非遗
项目
的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民歌手。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21个少数民族的60组节目入围展演,实际参演59组。进入展演环节的节目包括象山渔民号子、吴歌、花儿、信丰客家山歌、畲族民歌、陕北民歌、侗族大歌、彝族海菜腔、那曲拉伊、蒙古族长调民歌、鄂伦春族民歌...
查看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高校非遗
项目
融合培训在沪开班
2019.07.23
要闻
7月22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与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的融合培训班”在上海开班。 本次培训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亚太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和网络中心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亚太地区教育网络共同主办。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市文化和...
查看更多
探海角琼崖 架赋能之梁
2019.07.22
专题报道
黎族妇女在制作黎锦 天有云霞,灿然如锦。在海南,五彩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如其缤纷的云霞一般绮丽多姿。7月8日至7月13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主办的“BMW中国文化之旅”海南探访活动,携手中国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爱心车主和媒体代表来到海南,分前后两队探访了岛上迷人的风土人情和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嫁接多种社会资源的方式,助力海南非遗走进现代生活。 体验千百年前的航海“秘术...
查看更多
非遗与城市品牌营销相互赋能
2019.07.22
专题报道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明印记,那些散落在民间大地上的非遗便成为一种特殊的载体。它们像是一台古老的放映机,记录下了文化的变迁,以一种特殊视角验证着城市的多元与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对于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牌价值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非遗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在地文化的传承,文旅融合新时代赋予了非遗更多层面的意义。 传统非遗需要创新性发展 在寻访国家级非遗
项目
汴京灯笼张的过程中,笔者在深入城市内部中,见识到世界...
查看更多
“2019漆艺中国行”大篷车行动启动
2019.07.19
要闻
原标题:“2019漆艺中国行”大篷车,走起——人才交往,技艺交流,力量交汇,成果交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生漆、种植漆树和使用漆液的国家,同时也是漆树分布最广、产漆最多和生漆出口最多的国家。漆器髹饰技艺是我国传统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北京、福建、广东、四川、江苏、山西、安徽等地各自发展着独具地域特色的漆器髹饰技艺。长期以来,各地在保护传承漆器髹饰技艺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要推动我国大漆行业的发展振兴,势必需要举各漆艺产区...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有担当 民族遗产有活力
2019.07.19
专题报道
7月15日,在内蒙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赤峰博物馆亲切接见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在观看一段说唱展示后,习近平指出,你们的演唱让我们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56个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形成了多元一统的中华民族。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我今天来看你们,就是要表明党中央是支持扶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文...
查看更多
2019—2020年度“文脉颂中华”非遗新媒体传播活动启动
2019.07.19
要闻
7月18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联合主办的2019—2020年度“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传播主题活动在北京启动。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身份认同。加强非遗保护...
查看更多
四川省公布第一批非遗
项目
体验基地
2019.07.18
地方新闻
7月16日,在第七届非遗节动员部署会暨四川省非遗保护管理干部培训会上,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171个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体验基地。这是省文化和旅游厅继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夕公布10条非遗之旅线路后,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为更好贯彻落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推进“非遗之旅”创新理念落地实施,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此次非遗体验基地的命名,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
查看更多
重庆:非遗扶贫让百姓“居家”致富
2019.07.17
专题报道
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考察调研,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嘱咐大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党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以推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总方向,聚焦贫困人口和残疾人就近居家就业,以非遗传统技艺作为结合点,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把文化“软资源”转化为“硬实力”的文化和旅游扶贫特色之路,推动“不...
查看更多
1
600
601
602
603
604
132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