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咨询专家库
2018.11.20
咨询专家库
关于公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咨询专家的通知 非遗函〔2017〕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文化处,各参与高校研培
项目
组: 为落实《文化部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2017)〉的通知》(文非遗发〔2017〕2号)的有关规定,加强对中国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传统工艺工作站2018年度7-10月工作进展情况简报
2018.11.20
要闻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4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工作站在尊重当地文化、尊重民族传统、尊重手工艺人的基础上,积极联系高校、企业、行业协会、文化机构到工作站所在地,为当地传承人举办研究培训、开展设计创新和展览销售等工作,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弘扬传统工艺,发展富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带动当地就业增收。 2018年7月至10月,传统工...
查看更多
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上海大世界举办
2018.11.19
地方新闻
上海的沪剧、浙江的姚剧、江苏的海门山歌、安徽的黄梅戏……11月15日至21日,上海大世界好戏连连,2018大世界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大世界城市舞台中国魅力榜(长三角非遗展演
项目
榜)发布活动在沪举办。本次活动的地区专场展演分为上海专场、江苏专场、安徽专场和浙江专场,每天共演5场,其中大世界一楼中央舞台每天3场,每场1小时;二楼戏曲茶馆每天2场,每场30分钟。活动期间,主办方开设了长三角优秀非遗
项目
互动展,徽墨制作技艺、宣笔制作技艺、骨木镶嵌、南通蓝印花布...
查看更多
安仁赶分社
2018.11.16
节气名录
安仁赶分社是湖南省安仁县民众于每年农历春分社日时例行举办的传统祭神祈谷的盛大节令文化空间。 安仁县地处郴州市北部,与炎陵县接壤。传说炎帝神农在这一带发明农具、开田教耕、始尝百草、造福百姓。安仁因以得风气之先,遂有春分社日祭祀神农之俗。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农谚说“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安仁赶分社的“分”,即春分,“社”即“春社、社日”。春分、社日期间,祭神农、祈谷丰、兴药市,是安仁世代相袭的民间传统,同治《安仁县志》卷四...
查看更多
节气总说
2018.11.16
节气总说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
项目
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
查看更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8.11.16
国际组织或机构
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6日,拥有195个会员国和8个准会员,由大会和执行局理事,由总干事领导的秘书处执行这两个机构的决定。教科文组织在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50个总部外办事处,总部位于法国巴黎。 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在尊重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为不同文明、文化和民族之间开展对话创造条件。正是通过这种对话,世界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愿景,包括尊重人权、相互尊重和减轻贫困,所有这一切都是教科文组织的核...
查看更多
其木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鄂温克族,1965年5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鄂温克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16岁开始向姥姥央吉玛学习民族传统服饰缝制技艺,成为其布秦氏族家中的传承人。1992年创办鄂温克服饰裁缝铺,之后创办鄂温克民族服饰加工部,制作加工通古斯鄂温克族四季传统生活套装。2007年组建通古斯鄂温克民族服饰表演队,参加各类演出、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坚持免费传授技艺,积极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查看更多
白双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51年5月生,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博格达乌拉祭代表性传承人。从医四十多年,为当地蒙古族百姓解除病痛的同时,传承博格达乌拉祭传统文化。2002年,带领民众恢复了博格达乌拉祭,并组织专家对祭祀地点及仪式程序进行了确定和规范。此后,每年组织民众进行博格达乌拉祭活动。2013年,组建扎赉特旗祭祀博格达乌拉协会,并培养了十余名徒弟。每年在扎赉特旗蒙古族中小学校开展博格达乌拉祭祀文化主题讲解活动。
查看更多
嘎尔迪脑日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48年2月生,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察干苏力德祭代表性传承人。察干苏力德祭第四代传人。从曾祖父图门格日乐开始,家族一直致力于管理、组织和主持察干苏力德祭祀活动,至今已有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致力于完善祭祀仪式,于2002年基本恢复察干苏力德祭祀全貌。同时,联系全国相关媒体,制作《蒙古帝国九斿大旗追踪》《遗失的察干苏力德》等十多部专题片,对察干苏力德文化进行专题报道。编辑整理出版《九斿白纛祭祀》《九斿白纛祭祀经文...
查看更多
侯保兵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53年3月生,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苗族花山节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父辈的影响,8岁开始跟随父亲侯顺明学习苗族祭祀仪式,经过不断实践,熟练掌握主持婚礼、丧葬和社祭等民俗活动的整套规程,尤其熟谙苗族花山节祭祀仪式。在花山节吟唱的丧葬祭祀歌和表演的芦笙舞步,分别收录于屏边苗族自治县《民歌集成》《舞蹈集成》。积极带徒授艺,开展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演活动,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查看更多
1
670
671
672
673
674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