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赵炳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10月生,吉林省抚松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长白山采参习俗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师承把头于兴让,学习放山采参技术。对长白山采参习俗了然于胸,且熟练掌握各种规则和禁忌。几十年的放山经历使其仅凭对山场的观察,就能知道这里有无人参。从20世纪90年代起,建立了15公顷放山采参基地,让更多的青年人来学习体验放山的技能和习俗。注重在实践中向弟子传授采参技艺和采参习俗,培养了赵雨等数十名徒弟,均能全面掌握放山采参的要领和必须遵循的习俗。还注...
查看更多
额尔登达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48年3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蒙古族养驼习俗代表性传承人。从曾祖父开始,一家人都从事骆驼养育和生产活动,在育驼、训驼、赛驼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认识。数十年致力于阿拉善双峰驼新品种培育和赛骆驼等活动,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成功举办了百峰白骆驼节,受到了区内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曾受邀参加自治区骆驼文化研讨会、内蒙古电视台蒙语频道节目,主讲养驼技艺和习俗,对宣传骆驼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出版了以骆驼文化为主题的摄...
查看更多
陈敦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3月生,安徽省祁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祭祖习俗(徽州祠祭)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作为祭祖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名“童生”参与陈氏家族举行的春祭活动。1986年,跟随父亲学习祠祭的仪式,此后一直在家族祠祭活动中担任仪式主持。多年来,全身心投入徽州祠祭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中。全程主持的2013年春祭活动被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现场直播。此外,还积极集资筹资,将现存的大经堂、慎徽堂、持敬堂、保极堂、叙五祠五座陈氏宗祠修...
查看更多
诸葛议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9月生,浙江省兰溪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祭祖习俗(诸葛后裔祭祖)代表性传承人。诸葛后裔祭祖活动程序的主要设计者和重要角色担任者。熟练掌握祭祀程序、角色担当、祭品制作、祭文撰写、诵读技巧和祭祀中服装穿戴、行为规范及祭后的迎会序列等各个环节。长期致力于诸葛村古楹联、古祭文收藏,搜集材料,撰写《诸葛村志》,进行诸葛后裔祭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曾受邀参与有关诸葛后裔祭祖的一系列采风和电视纪录片拍摄,受邀赴境内外宣传展演讲学,赴各地参...
查看更多
刘一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5月生,浙江省文成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祭祖习俗(太公祭)代表性传承人。刘伯温第二十世裔孙,从小参与当地的刘伯温祭祀活动。1985年恢复太公祭以来,积极参与活动,整理发掘明清祭祀典籍文献,走访在世前辈,逐步完善太公祭仪典。主持修撰《刘氏家谱》,参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基庙(墓)文物保护和“刘伯温故里”建设等一系列以弘扬刘伯温文化为主旨的工作。精心培养太公祭传承人,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查看更多
杨建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7月生,河南省确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打铁花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开始接触打铁花艺人,不断了解打铁花相关知识。1979年拜打铁花老艺人李万发为师。1988年已能独自操作和组织表演,熟练掌握确山铁花表演绝技与相关知识。对确山铁花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恢复确山铁花古老的传统特色,包括古代祭祀活动、冶铁秘方,花棚按一元二仪四象五行八卦搭设等,均体现出道教文化特色和古代金属冶炼行业的文化特征,使该
项目
的传统文化形态臻于完备。20...
查看更多
梁尔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11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隆德县高台)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为梁氏家族秦腔、社火艺术传承谱系中第四代传承人。8岁跟随父亲学习秦腔、社火技艺,12岁已熟记所有传统社火脸谱,担任社火演员。全面掌握高台社火主题情节策划、高台芯子和道具制作、演员装扮、迎神祭祀、现场展演等技术。在传承传统人抬木芯高台社火的同时,引入现代机动车辆做动力和载体,使用钢管代替木芯制作高台社火支架...
查看更多
刘齐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11月生,湖南省涟源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抬阁(珠梅抬故事)代表性传承人。珠梅抬故事第十七代传人。掌握并能完整演示抬故事全过程,创新抬故事形式,丰富抬故事内容,由传承下来的老式高低桩发展到现在的筒车故事、地故事、夜故事等。组织专家对多个故事和人物的妆容、服装、道具进行挖掘整理,形成了《抬故事资料》。自1980年起,每年组织参与近二十台故事,近几年每年增至四十到六十台故事。开班传授抬故事知识技巧,共培训一千多人次,形成了一支...
查看更多
李阳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6月生,湖南省汨罗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抬阁(长乐抬阁故事会)代表性传承人。长乐镇下市街故事会第十八代传人。6岁时便在父亲李端智创作的故事中做小演员,10岁开始跟随叔父李端信学习踩高跷,后师从李耀南、李长根、周金安等民间老艺人。踩高跷的最高纪录达4.2米,并能做出扭、跳、弯腰、后仰等各种高难度动作。同时,还掌握了得胜令、长鼓溜子、狮子滚球、金蛇狂舞、喜鹊噪梅五种打击乐套路和一百四十多个戏剧人物化妆技巧,以及四百多个历史典故...
查看更多
姚汝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11月生,江苏省金坛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金坛抬阁)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父辈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参与庆祝金坛县公私合营金坛抬阁的出行表演。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为恢复沉寂了五十年的金坛抬阁,努力进行金坛抬阁的资料收集、设计、制作,选拔培训抬阁及鼓乐表演人员,并于2007年7月后组织了《白蛇传》《董永与七仙女》等抬阁的展示、出行。后又通过交流、采访,不断发掘金坛抬阁的文化内涵,重新设计、制...
查看更多
1
673
674
675
676
677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