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综述
2018.06.12
专题报道
93岁高龄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毓宝携弟子在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式上演出天津时调《军民鱼水情》(摄影:卢旭)观众参观“全国非遗曲艺
项目
保护成果展”(摄影:卢旭)“流光溢彩”非遗服饰秀活动现场《非遗公开课》录制现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人做现场展示(摄影:陈曦)古琴名家吴钊在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等共同主办的“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古琴专场上演奏。在山西平遥举办的“作为国家记忆的非遗影音文献论坛”活动现场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非遗保护讲座月”活动中,汉川善书国...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经济学阐释
2018.06.11
论坛
摘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没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就不可能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产业,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生活性”、“在场性”、“经典化”和“多样性”特征,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业转化提拱了丰富的优质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广阔的市场前景,优质的品牌支撑,而且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于产业目标追求、创新机制和发展策略的借鉴。 作者简介:黄永林(1958-),男,湖北仙桃人,文学博...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的契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
2018.06.11
论坛
摘要:作为一种由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非遗保护必须遵循契约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操作指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都是非遗保护的国际契约,目的是确保每个缔约国都能基于自由、平等、互惠、守信的理念来保护非遗并促使其可持续发展。契约精神与可持续发展是非遗保护的两个面相,前者强调自由、平等、互惠与守信是非遗保护的基本原则,后者强调代际公平、和谐发展是非遗保护的根本目标,二者互为依据,共生共存。作者简介:宋俊华(19...
查看更多
“非遗在社区”——2018年“文化和自然 遗产日”上海非遗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上海大...
2018.06.11
地方新闻
6月9日上午,“非遗在社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上海大世界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副市长翁铁慧,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市文广影视局、市文物局局长于秀芬,黄浦区区委书记、区长杲云出席活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领导,大世界非遗传承推广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市非遗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文广影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农委、市工商局、市卫计委、市教委、市民宗委、市商务委、市...
查看更多
“2018年云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临沧市举办
2018.06.11
地方新闻
原标题:在“亚洲恒温城”感受非遗的温度在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6月9日,素有“亚洲恒温城”之称的云南省临沧市雨过天晴、艳阳当空。临翔区的沧江园广场上早已是熙来攘往,市民们从东南西北济济一堂,等待着云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在这里热烈举办。临沧自然风光神奇锦绣、民族资源千姿百态,民族文化绚丽多彩。临沧不仅有着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中国十佳绿色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的殊荣,而且是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富集之地,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十分明显...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海集中展示非遗
项目
保护成果
2018.06.11
地方新闻
图为藏族夹棋展示(摄影:罗云鹏) 6月9日,2018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海主会场活动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举行,青海省集中展示藏绣、彩粉坛城、唐卡等非遗
项目
保护成果,冀此促文化瑰宝更好保护和传承。 目前,青海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
5项,中国国家级非遗名录
项目
73项,青海省级非遗名录
项目
253项;中国国家级传承人88名,青海省级传承人209名。 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辽宁省非遗展示展演活动盛装启幕
2018.06.11
地方新闻
6月9日上午,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辽宁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在沈阳故宫南广场盛装启幕。此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厅主办,中共沈阳市沈河区委、沈河区政府和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共同承办,旨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围绕“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主题,辽宁省近百个非遗
项目
、600人次传承人和展示展演队伍汇集于此,将具有辽宁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集中呈现。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许红英、沈阳市文广新局局长杜春...
查看更多
活态传承 活力再现——二○一八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掠影
2018.06.11
专题报道
编者按:6月9日,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进非遗传承保护成果的全民共享,遗产日前后,文化和旅游部、各省区市文化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精心组织的3700多项活动在全国各地同步开展。其中,全国非遗曲艺周、非遗公开课、非遗影像展、非遗服饰秀、古琴昆曲展演等活动,以其丰厚的内容、鲜活的呈现方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活动全面展示了近年来我国非遗与...
查看更多
一场以“竹”为媒的乡村艺术实践
2018.06.11
专题报道
“竹里”中随处可见的竹编作品“竹里”外景 尽管油菜花期已经结束,但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依旧人气不减。吸引游客来道明镇旅游的不只是油菜花,还有一个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的新型村落——竹艺村。 据悉,竹艺村从去年9月开始打造,通过引入资源和新设计理念,使道明竹编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文化品牌,并成为成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之一。 诞生于诗中的“竹里” 道明镇是历史悠久的竹编之乡,道明竹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的竹编手艺在这里...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在京拉开帷幕
2018.06.11
要闻
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
项目
中心举办了“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此次展映月包括主题交流活动、优秀成果推介活动、纪录片展映、主题展览等。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主题的专题影展,也是对首批抢救性记录成果的公开检验。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则亭为大家讲述古渔雁民间故事。(摄影:赵亮/光明图片) 传承...
查看更多
1
1019
1020
1021
1022
1023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