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14 星期日 农历七月廿三 白露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76)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128)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8)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保护为乡村振兴铸魂点睛
2018.06.06
专题报道
编者按:“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 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
查看更多
湖北省武汉市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2018.06.06
地方新闻
武汉木雕船模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
项目
)汉绣(国家级非遗
项目
)国家级传承人何祚欢表演湖北评书武汉市民参观非遗博物馆武汉吉庆街民俗活动现场大型原创木偶剧《少年孔丘》剧照武汉市新洲区凤娃古寨的非遗
项目
“八十八行”表演武汉市汉阳区高龙城非遗传承园蔡林记热干面制作技艺(省级非遗
项目
)原标题:多彩汉味非遗 美好武汉生活——湖北省武汉市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武汉这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两江三镇、满城山水,更在于那些承载了城市记忆、私藏了时光味道的武...
查看更多
曲艺类非遗“宁波走书”在奉化保护传承的生动实践
2018.06.05
专题报道
宁波走书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诞生于清朝末期,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主要流行于宁波地区的奉化、鄞州及周边县市(区),影响力涉及舟山、台州等地,是浙东地区比较有名的一个地方曲种。时至今日,宁波走书因其通俗易懂的唱词、跌宕起伏的情节、原汁原味的伴奏以及最接地气的唱腔,在奉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008年6月,“宁波走书”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名录。保护“宁波走书”,对于传承地方民间曲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浙东地方曲种的形成和发展具...
查看更多
四川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生如夏花——四川民间民俗舞台艺术精品荟萃”在锦城艺术...
2018.06.05
地方新闻
原标题:非遗文化·感受“生如夏花”民俗精粹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月3日晚,由四川省文化厅主办,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承办,四川省川剧院、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协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省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生如夏花...
查看更多
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将在京举办
2018.06.05
要闻
“流动的文化——大运河文化带非遗大展暨第四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将于6月在北京举办。届时,大运河沿线8省市文化部门将通过实物展陈、风味小吃、舞台演出等方式,为观众提供浸入式体验,充分展示大运河文化带的传统魅力。 在4日举办的发布会上,据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庞微介绍,本次展览将于6月9日至13日在北京举办,其展陈面积达9200余平方米,以“流动的文化”为主题,是近年来北京市举办的最大规模的非遗主题活动。 本次活动突破以往非遗展以作品展示和技艺展示为主的常规...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与手工文化建设
2018.06.05
论坛
摘要:“生产性保护”所期望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自力保护”,而不是依赖国家财政的“他力保护”,因而,其要义不在于产品化、商业化等,而在于自力更生。手工艺类非遗的产品化、市场化,可能会带来非遗产品的市场需要,但非遗产品市场需要的本质只是对非遗的符号性消费,并非出于对非遗的珍爱,只有文化主体的普遍自觉,建构起社会对手工的真正需要,让手工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实现生产性保护。手工艺对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某种终极意义,是现代社会反抗人的异化的重要途径。但这种价值不是...
查看更多
唐音鼓韵:来自长安京畿的声音记忆
2018.06.05
专题报道
三秦文化史上的丰碑世界音乐史上的传奇西安鼓乐,是名满天下的音乐文化遗产。其音声神韵,荡漾在古老长安,传扬于华夏大地,宛如中华传统音乐的“活化石”,是世界音乐史上最具东方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源自于唐代宫廷燕乐,延绵至今。自皇家梨园,肆漫民间;自长安京畿,远播宇内。其腔韵,既激昂浩荡、气势磅礴,又低回婉转、沁人心脾;其神魄,既凝聚周礼秦制、汉风唐韵,又焕发丝路神采、中华精神。这就是西安鼓乐,既是盛世长安音乐文化广博与交融的历史缩影,也是历代先贤留给...
查看更多
让短调民歌传唱下去——记阜新东蒙短调民歌传承人韩梅
2018.06.05
人物
韩梅与女儿贺一晗同台演唱蒙古族民歌数不尽,唱不完。有谚语说:“哪里有火,哪里就有劳动,哪里有劳动,哪里就有歌。”蒙古族从草原游牧时起,优美的短调民歌就在草原上长久吟唱,感染了一代代蒙古贞(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俗称)人绸缎般柔软的心。韩梅就是在这样的“歌的海洋”中长大,锲而不舍地传承着历史悠长的民歌。日前,韩梅被认定为阜新东蒙短调民歌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71年,韩梅出生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梁镇南梁村,父亲韩启祥是阜新蒙古剧创始人之一。受...
查看更多
“锦绣中华”系列活动在北京启动
2018.06.05
要闻
6月4日晚,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启动。姚惠芬、张桂英、石九梅、杨芳、李俭康、梁德颂6位国家级非遗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在现场讲述了自己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活动上半场,参加“艺针忆绣——非遗服饰秀”的模特们身着华服,款款而出;下半场,在古琴管派传人任景利精彩演绎的《良宵引》中,“白鹭为霜——非遗服饰秀”闪亮登场。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现场讲解了二十四节气,服饰秀的设计师赵卉洲...
查看更多
非遗“热”下的“冷”思考
2018.06.05
论坛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体现和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新的历史时期,必须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既要在坚守和传承中汲取营养,保持文化定力,也要在发展中看到隐忧,在热度中保持冷静,顺势而为,积极作为,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 搭台子,政府部门责无旁贷。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通过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江苏已经建立形成了以科学保护作引导,以政策法规作保障,以省级...
查看更多
1
1036
1037
1038
1039
1040
132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