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6   星期二   农历七月廿五   白露 白露
搜索
专题报道
【人物简介】秦礼刚,1949年生,湖北云梦人。国际木偶联会会员,国家级非遗皮影戏类传承人。1978年起,从事皮影艺术事业,在湖北孝感市云梦县自建梦泽影戏馆。40多年,每年演出364天,演出了近15000场,受到各地观众热捧。他致力于皮影艺术的传承,曾十余次登上央视舞台,并多次赴国外演出,受到过国家领导人的褒奖。年近七旬的秦礼刚曾十余次登上央视舞台并多次赴国外演出(摄影:李政葳)23日下午,在孝感卧龙岛非遗文化园内,伴随着一阵劲爆的鼓乐声,一场《武松打虎》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莆田,是木雕、莆仙戏、仙作和错金银等诸多传统技艺,但也更是被市民围得水泄不通的一场演出,带动10万人就业和近60亿元年产值的一门手艺,以及一个不忘初心的六代传承。具体而言,莆田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1个,国家级项目10个,省级项目43个;9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5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非遗生产遗产行保护研究基地2个,并设立了福建省唯一一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座被誉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城市,究竟有着怎样...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是烙印在中华民族血液中的文化符号。非遗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新媒体的踊跃参与、扎实作为,能够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新思路、开创新局面。9月15日,“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舞狮”表演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和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启动。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200多名编辑记者将分赴贵州、福建、山西、湖北四省实地采访、亲身体验,深入报道非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因为我们是手工技艺,是有生命力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同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安民语重心长地说。日前,“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山西行走进大同,采访团探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大同铜器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大同铜器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安民的学生在手工制作大同铜器(摄影:张舟)  据了解,大同铜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两千多年前就拥有炉火纯青的手艺。 一九七三年周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访问大同时曾以“九龙奋月”铜工艺火锅...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玛纳斯》及其口头演唱传统从19 世纪以来就成为我国与中亚地区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我国和中亚地区的这种口头演唱传统彼此推动和促进,绵延不断,其间史诗传承人群体玛纳斯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近年来,随着“玛纳斯学”逐步成为一门国际显学,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学术交流更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使口头史诗传统的传播和互动成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典范。本文试图对此文化现象作一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呈现跨国民间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和发展特征,为当前正在不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日前,由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主办的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主题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中国、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南非等13个国家的非遗官员、专家、学者共同研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发展大计,展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的美好前景。重视立法工作 加强机构建设通过立法设定相关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很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保存、传承、传播以及管理与利用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法律...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展览开幕现场   9月22日上午,“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剪纸精品展在九江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展出的作品有近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的精品佳作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瑞昌剪纸的代表作200余幅。九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委书记、局长石峰致开幕词,文化厅非遗筹备处负责人杨丁宣布开幕。九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吴予雍,纪检组长邹长斌,局党委委员兼影视中心主任陈谦,党委委员、副调研员...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1  水彩画《秋分节气》(作者:施颖)  节气概说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照《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所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八月中……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18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北京濒危手工艺传承人才培养”结业成果展在北京举办。    “北京濒危手工艺传承人才培养”项目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主办,于今年6月启动培训。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学习京派内画鼻烟壶、北京刻瓷、彩绘京剧脸谱、北京砖雕、传统灯彩制作、戏曲盔头制作技艺6项非遗技艺的47名培训学员的学习成果。展览以“传·承”为主题,除了展示学员们制作的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贵州从江县小黄村全村男女老少共同表演侗族大歌  “文旅结合”是近年来各地在文化和旅游两大领域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趋势。早在2009年9月,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重视和推动两大领域的融合发展。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旅结合”的热潮下也成为了许多地区文化对接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之一。不少地区将当地的非遗项目特别是表演类的项目引入景区,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包装、推介。    毋...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