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8   星期四   农历七月廿七   白露 白露
搜索
其他新闻
十部“文艺集成志书”抢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素有整理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传统,中华民族勇于创造,也惠于保存。秉承中国文化这一修续传统,洋洋4.5亿字、298部省卷(400册)、凝聚着全国数十万文艺工作者近30年努力的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不久前全部出齐。  这十部书全面反映了我国各地各民族   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状况。民族民间文化第一次全面进入了国家志书,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创举。它标志着由人民大众创造和发展起来、活跃在老百姓生...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河南:启动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评选和命名活动     本网讯 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评选和命名活动即日起开始。    本次活动是在2008年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评选和命名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进一步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拓宽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影响,提高公众文化自觉。评选对象以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尤其是积极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德化倡导提高传统技艺的文化附加值       唤醒瓷雕艺人的文化自信  阳春三月,德化举行纪念瓷塑名师苏勤明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传统陶瓷雕塑在当代该如何传承?如何唤醒瓷雕艺人的文化自信?――在纪念苏勤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这些话题引起专家们的热切关注。大家畅所欲言,对德化传统陶瓷雕塑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普遍需求的重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保护和扶持是瓷艺的立身之本  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馆馆长吕品田向与会人员阐明了在传承陶瓷传...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都江堰迎来震后首个清明放水节 祈福拉开序幕都江堰人民造福千载的川主李冰献礼 都江堰再度迎来场面宏大的清明放水节    四川新闻网4月5日讯 青山悠悠,古堰绵延……4月5日上午,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市举行的第一次清明放水节在都江堰渠首道解都江堰的实景演出现场盛大举行。缅怀公祭川主李冰之前,现场数百人一起点亮心灯,放飞希望。以此为逝者祈福,为生者祝福!    记者注意到,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今年放水节开幕式共分《序》、《公祭》、《水颂》、《堰功》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西藏宫廷歌舞――嘎尔鲁的前世今生毛继增阿里古格宣舞丁嘎甲谐拉萨朗玛  笔者满怀激情观赏了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西藏自治区的专场。整场演出的13个节目中,既有西藏人民人人能歌、个个善舞的甲谐、弦子、洛谐、山歌、果谐、锅庄,又有技艺高超、扬名雪域和南亚地区的热巴,还有庄严雄伟的仪式宣舞、西藏宫廷中的嘎尔鲁。整场演出,充满了西藏风情,洋溢着吐蕃神韵。虽然这只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冰山一角,它却充分反映了西藏传统音乐舞蹈的多彩多姿,隽永魅力。笔者曾在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陕西为逾1.5万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档案    新华网陕西频道4月1日电(记者杨一苗)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上了解到,经过长达三年多的普查,陕西已为1522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了档案,并收集大量实物及影音资料。     2006年陕西开始进行第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经过3年多的工作,基本摸清了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种类、分布情况及传承脉络。据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蒋惠莉介绍,这次普查共调查了民间艺人7万余人,普查到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西藏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演纪念百万农奴解放    新华网拉萨4月1日电(记者德吉)1日晚,西藏各族各界群众近两千人观看了在拉萨举行的今年首场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演,以庆祝西藏第二个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尼玛介绍,这台节目汇集了西藏12个入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名录的传统音乐和舞蹈类节目,6名国家和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近80名民间艺术团和业余文艺演出队演员参加了演出。此次演出将持续3天。  在今天的演出上,昌果卓舞(男子腰鼓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灿烂中华”综合专场(二)“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九)    本台综合专场演出中,融汇了我国东西南北,如云南、吉林、青海、湖北、新疆、贵州、四川、内蒙古、西藏九个省(自治区、市)的少数民族“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基诺大鼓、回族花儿、呼麦、朝鲜族农乐舞等节目,从不同侧面尽显我国灿烂多彩、繁荣辉煌的民族文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141号  基诺大鼓舞    选送单位: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西藏自治区专场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八) 前  言     西藏自治区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西藏各族人民创造和传承了数量庞大、独具特色、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一朵绚丽的奇葩,也是西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命脉所在...
查看更多
论坛
北大开设昆曲欣赏课获90后热捧     BTV《天下天天谈》3月26日播出:北大“史上最火公选课”――90后热捧昆曲,以下为节目实录:   嘉  宾: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所长  田 青   北方昆曲剧院演员  周好璐   主持人:姜  华   编 ...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