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立夏
搜索
地方新闻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考察江苏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及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9月8日,由江苏省文化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的“美在美食”首届江苏非遗美食节“周末夜市集”活动在江苏省文化馆一楼悦美空间启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钱钢,江苏省文化馆馆长...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8日晚,由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省文化和旅游厅、南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四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南昌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将在南昌市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隆重开幕。 江西、湖南、湖北、安徽四省山水相依、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脉相连,文化底色相同,又各具鲜明特色,在长江文明发展进程中一直发挥着枢纽作用,其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成为了四省共同的靓丽文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遗的主体是人民,非遗保护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护好、培养好传承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网络,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坚持保护和利用相结合,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9月7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敦煌举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及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传承人及政府代表齐聚一堂,交流非遗保护经验做法,探讨非遗传承发展的路径举措...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刺绣艺术,代表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符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汉族为主体的22大绣种,和以蒙古族、满族、黎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17大绣种,都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典籍和实物互证,可以发现以汉族为主体的蜀绣、苏绣、湘绣和粤绣“四大名绣”与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黎绣、壮绣、蒙绣、堆绣、花毡等制...
查看更多
要闻
9月7日上午,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在敦煌市顺利举办。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以及12个国家和地区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传承人、政府代表,进行了经验对话、交流共享。论坛分为开幕式、主旨演讲、专题讨论、非遗展演、闭幕式五个环节。 2023年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精神,进一步拓展福建省文旅消费新空间,做热中秋、国庆期间秋季文旅市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清新福建·共享非遗悦金秋”主题活动,首批283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将陆续推出,再掀热潮。 本次主题活动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广泛发动传承群体积极参与,涉及1461项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897位代表性传承人,近百家非遗展馆、保护单位、传习中心(传习所),营造浓厚的非遗传承实践氛围。二是突破时...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出台的《海南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9月3日起正式实施。 《办法》共33条,明确了海南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指导思想、设立程序、责任主体、建设内容和管理措施。具体包括: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在海南省境内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民众参与度高、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省旅文厅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适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20周年,我国作为第一批加入公约的国家,已形成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遗保护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如何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开学第一课”活动现场(供图:河西区文化和旅游局) 9月1日,天津美术馆3楼迎来了一场生动的文化教育实践课,来自天津市河西区湘江道小学、复兴小学的同学们在此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从长约1.8米、重约50公斤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到造型飘逸灵动的天津面塑,再到栩栩如生的泥人张雕塑,种类多样的非遗作品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作为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天津面塑、杨柳青木版年画、泥塑(天津泥人张)、花丝镶嵌制...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相聚金秋齐鲁,同展非遗画卷。9月7日至10日,“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活动将在山东省潍坊市富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潍坊市人民政府主办,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展示周期间,沿黄九省区将携当地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来鲁展演。展示周现场将根据地域分布,以“大河上下、奔流入海”为主题,策划黄河流域非遗精品展板块,设立西宁、兰州...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