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6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媒体通气会 聚焦非遗保护传承
2023.08.29
要闻
8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媒体通气会。通气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新闻中心)负责同志主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负责同志围绕非遗保护传承作互动交流,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及微博代表分享非遗宣传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工作进展。据了解,各省区市...
查看更多
首届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销会在黑河举办
2023.08.28
地方新闻
8月27日下午,以“中俄非遗展两国文化 蝶舞黑河助龙江腾飞”为主题的首届中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销会作为第十三届中俄文化大集闭幕式期间重要活动,在黑河市大黑河岛国际商贸城阳光大厅成功举办。 展览展销会现场 本次展览展销会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黑河市人民政府、俄罗斯阿穆尔州文化与民族政策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行政公署联合主办,黑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安徽、吉林、辽宁等省非遗
项目
应邀参展。本届展会共设置展览展销...
查看更多
我国首个非遗领域行业标准获批发布
2023.08.28
要闻
图1 文化和旅游部媒体通气会现场(摄影:杜丽丽) 2023年8月28日,文化和旅游部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办媒体通气会。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国际交流与合作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负责同志围绕非遗保护传承作互动交流,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有关负责同志及微博代表分享了非遗宣传经验。 近日,文化行业系列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
查看更多
青海全省文化馆(站)“花儿”创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大通县圆满结业
2023.08.28
专题报道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升全民艺术普及数字化服务水平,建设高素质、高质量文化馆人才队伍,提升“花儿”艺术的影响力,提高基层业务骨干开展“花儿”演唱创作能力,全面展示青海“花儿”的独特魅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日,由青海省文化馆主办的“2022年青海公共文化云建设
项目
全省文化馆(站)“花儿”创作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西宁市大通县圆满结业。来自全省各市(州)、县(区)的60名“花儿”创作与演唱骨干...
查看更多
邸莎若拉:海西蒙古族剪发礼的文化形态与文化阐释
2023.08.28
论坛
【摘要】海西蒙古族剪发礼是由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申报的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海西蒙古族是蒙古民族和硕特部的主体,和硕特部是西蒙古四部之一,礼俗风尚独具特色。海西蒙古族剪发礼由剪发、吟颂祝赞词、全羊席等几部分构成,是海西蒙古族人生中重要的礼俗之一,体现了蒙古族的信仰和崇尚的观念,仪式中蕴含的文化基因也表明了对于族群的自我文化认同。同时,该非遗
项目
生动、立体、充分地展现了祝赞词、蒙古族民歌演唱(德都民歌)、蒙古族马头琴音乐、德都蒙古全...
查看更多
探苗绣印迹传匠心精神,这场非遗主题展有看头
2023.08.28
地方新闻
近日,“秀美花溪 遇见苗绣”贵阳·花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展演活动在花溪公园音乐广场举行。此次活动以“秀美花溪遇见苗绣”为主题,通过展示与演绎的形式让市民和游客们领略了花溪苗族挑花刺绣独特的非遗魅力。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寇小环、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熊列、贵阳市花溪文创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区文旅局党委书记王敏等相关领导出席此次活动,共同见证花溪苗族挑花刺绣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时尚的非...
查看更多
以社区为中心,推动编织技艺活态传承
2023.08.28
专题报道
编织是传统技艺类非遗中极为重要和常见的一种技艺,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编织技艺往往产生于特定的人地关系,就地取材,传统社区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了某些自然纤维的特性,将其巧妙地运用于生产生活中,创制出一套实用有效的技艺体系。这些技艺在岁月中不断得到社区的认同、传承和发展,不仅能够满足物质方面的需求,还成为社区身份的关键标识和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我国拥有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编织技艺,如藤编、竹编、草编、棕编、麻编、柳编等,涉及家具...
查看更多
藤编、竹编、麻编……古老的手工编织技艺,不仅彰显着文明与智慧,更圆了多地群众的“致富...
2023.08.28
专题报道
湖北秭归县三峡竹海生态景区(摄影:王罡/光明图片) 贵州赤水市,赤水竹编传承人杨昌芹在加工竹子(新华社发) 编者按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省汉中市考察。在参观汉中市博物馆有关历史文物展陈时,总书记指出:汉中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久负盛名,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更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自古以来,我国各地人民群众因地制宜,选取居住地特色植物,发挥才智与巧技,编织出各种各样的...
查看更多
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遗展举办——天山脚下,共享非遗之美
2023.08.28
专题报道
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精致巧妙的制作技艺、丰富多彩的各地美食……2023“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举办。这场以“文化的瑰宝 人民的非遗”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吸引了来自19个对口援疆省市及新疆各地区的383名非遗传承人和330项非遗
项目
,通过多样的呈现形式让观众沉浸式体验非遗魅力,打造非遗宣传推广平台,展示文化润疆成果。 特色非遗 搭建交流平台 一进展会序厅,4...
查看更多
山东:拓展“非遗+”新场景添彩群众美好生活
2023.08.28
专题报道
▲潍坊非遗老猫花灯受到游客喜爱(图片:文化报驻山东记者 孙丛丛) 今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强调推动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山东省近年来借力理念之变和场景创新,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非遗跨界闯市场,令其以更广泛的传播、更灵活的手段积极融入大众日常生活。 沉浸式体验进景区 尝一块花香沁心的鲜花饼,听一曲山东快...
查看更多
1
139
140
141
142
143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