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陕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咸阳茯茶制作技艺作为联合申报项目之一,继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之后,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至此,陕西共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1项、省级67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78人、省级581人,各类非遗展示、传习、陈列场所1200多个,整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文明的见证,是千百年来人们日常生活的结晶,蕴藏着对生命与世界的思考。本届非遗大会,将传统技艺重新激活,打开了我们对传统艺术新的想象空间。传承和创新能够让文化更鲜活、更生动,更有价值,历经千年、历久弥新。 12月26日晚,第六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开幕式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隆重举办,自此,为期三天,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保定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纺联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若干措施的通知 晋政办发〔2022〕10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 《山西省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若干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12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西省促进民间艺术保护传承若干措施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日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公布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项目。 俗话说,柴米盐油酱醋茶。“茶”与中国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具有浓浓的烟火气。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的习俗。饮茶和品茶贯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我国,漫长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茶俗的历史,已成为一条支系发达、水量充沛、繁星闪烁的文化之河。 茶史:支系发达,繁星闪烁 陆...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文化和旅游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规定,聚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陕西文化自信自强目标,加快推进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专题调研、征求意见、专家论证、规范...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设区市(韩城市、杨凌示范区)文化和旅游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规定,聚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陕西文化自信自强目标,加快推进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专题调研、征求意见、专家论证、规范...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四川省非遗系统性保护,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做好黄河流域重点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相关部署安排,按照《四川黄河流域重点非遗项目“禹的传说”保护工作方案》明确的“到2025年基本建立‘九个一’项目保护体系”的工作目标,12月26日,“禹的传说”传承与发展座谈会在四川成都金河宾馆举行。该座谈会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23日,河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研究河北省贯彻落实意见。河北省委书记倪岳峰主持并讲话。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思考,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针对性、指导性。河北历史文化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做好非遗工作,对于建设文化强省具有重要作用。 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任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非遗十大门类项目的传承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分类保护措施,是非遗保护工作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原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部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8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在闲暇之余做点苗绣赚些钱,还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举多得。”在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绣娘田茂媛说,自己会技艺、能设计,生活过得红红火火。当地积极建设松桃苗绣非遗工坊,让4800余人学会技艺、居家就业。 2021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同支持地方开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目前,已建设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带动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