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立夏
搜索
(云政办发〔2022〕78号)
地方新闻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政办发〔2022〕78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9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医药工...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随着歌手、文本、听众以及语境四要素的变化,歌手之于文本的首要角色从创编者向传播者转化,口头传统的演述性呈现出弱化的态势。演述性的弱化由史诗文本化的内驱力决定,它并非意味着口头传统的断裂。物化文本给予叙事空间可资跨越的前提条件,在多形态的文本接受过程中,口传史诗越来越多地跨越了地区、民族和国界,呈现出史诗叙事功能的多重性。整体而言,口传史诗的传承与当代形态主要表现为演述性的弱化、文本形态的多样化以及叙事功能的多重性。 【关键词】口传...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02期:2022年8月29日-9月12日 中国艺术研究院2021年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结果公示 我国首个非遗高层次人才培养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京签署 “中华颂——2022黄河非遗大展”在内蒙古举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9月9日晚,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暨江苏省首届淮海戏艺术展演月璀璨启幕。流光溢彩的运河美景、引人垂涎的运河美食、曲韵悠长的非遗戏曲……美食美物齐聚,可游可赏可品,在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之畔,绘就出一幅浓浓的“人间烟火气”风情画卷。 活动现场 在淮安戏曲博物馆举办的开幕式上,一曲经典的淮海戏《借靴》拉开了展演的序幕,黄梅戏《第一山》选段、淮剧小戏《芝麻官钻笆斗...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面展示全省非遗保护成果,9月10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晋享非遗 美好生活——山西非遗图文影像展联展系列活动”在晋中万达广场举行。 值此中秋节之际,活动以“许愿中秋”为主题,由非遗图文影像展、非遗市集活动、非遗技艺互动、非遗表演4部分组成。通过图文影像集中展示了山西省近年来一批优秀非遗项目的保护成果,通...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原标题:湖北:传统工艺项目迸发澎湃产业活力 9月8日,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学习贯彻文化和旅游部等10部委《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通知》座谈会。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湖北省非遗企业2021年度营收总计243.28亿元,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正迸发出澎湃产业活力。 目前,湖北拥有省级以上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224项,包括漆器髹饰9项、编制扎制11项、食品制作61项、茶酒制作26项、雕刻塑造29项、金属加工5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保护·绿之源 长调悠扬、呼麦恢弘,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突出价值及丰富内涵。传统是根和源,保护了传统,便守住了这片绿,这一绿色的文化。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践行整体性保护的理念,结合“两个屏障”、“建设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要求,对非遗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文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在东乌珠穆沁旗设立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文化生态的整体...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切实提高四川省2022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质量,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操作指南》要求,9月7日-8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开展2022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线上培训会。 四川省文旅厅非遗处相关负责人、省非遗保护中心全体人员、2022年记录对象代表性传承人,相关市州非遗科、非遗保护中心、项目保护单位相关人员,省级非遗专家、20...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文化人才服务支持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项实施工作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基层文化人才培训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按照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工作要求,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非遗保护队伍建设的整体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8月31日至9月5日在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举办“2022年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 线上专题授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正在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福建莆仙戏《踏伞行》入选终评,高甲戏《送枪》入选群星奖终评。近年来,福建省通过多项措施,推动表演艺术类非遗保护传承,成果丰硕,使得表演艺术类非遗在当代焕发光彩。 培育表演艺术土壤 福建将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曲艺等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木偶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目前,福建共有表演艺术类国家级非遗55项,国家级传承人87人;省级非遗169项,省级传承人426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