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对这个新鲜的词语应该如何理解? 4月22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工作指南(试行)》,对此作出明确解释。 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是指在保护传承非遗资源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在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 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提升非遗项目融入性、增强...
查看更多
论坛
19世纪中期开始兴起的民俗学,发展到现在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即民俗学者和民俗,正如印度学者萨迪哈纳•奈沙尼(Sadhana Naithani)在民俗学伦理问题中所言,一直是中轴与核心。研究者对于民俗从最初像对待文物一样发掘、保存、展示逐步发展到注重对它的认知、体认:前者貌似“客观”,但实际上将民俗置于文明的另一端——“他者”,民俗成为文明进化层级中的前一阶序;后者增加了研究者的理解与阐释,关注与研究对象之间的沟通,注重情感、互相...
查看更多
要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10周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于2021年4月21—23日派出调研组赴吉林省调研《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调研组一行五人,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带队。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少君及省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与农乐舞表演者合影 调研组走访了吉林省内长春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区,参观了东北二人...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展现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面貌,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惠民活动,4月20日走进辽宁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红英出席活动。 顾氏皮影、吴氏木偶等11项省市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十余位传承人来到现场展示展演。“仨拉击”表演的《西柏坡的故事》、沈阳相声...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从寻求历史的客观“确凿”转向探寻文化意义的“真实”,即活的价值。价值活化的生态根据包括社群、媒介和场景三个要素的演变:与特定文化传承相关的社群从传统的社群扩展到网络社交群,文化传播的媒介从物质媒介转向智能化媒介,以及从历史记忆转向活的生态场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网络社交群;智媒;场景 一、确凿与真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态根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个独特的定语“非物...
查看更多
论坛
2020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经委员会评审通过,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居世界第一。长期以来,我国中医药非遗传承人虽得到了许多方面的扶持,但是总体来看,仍然面临各种生存和发展难题,存在许多难点、盲点及痛点,迫切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21日,四川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会暨2021年全省非遗工作电视电话会召开。会议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厅党组工作部署和全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精神,总结“十三五”时期非遗保护工作,研究“十四五”时期四川非遗保护工作面临形势和发展思路,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并就推进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做了全面安排。文化和旅游厅、泸州、绵阳、南充、雅安、阿坝、甘孜等市(州)人民政府分管领导,6个首批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市(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称:形意拳 编号:Ⅵ-26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地区:山西省 形意拳 形意拳是中国四大名拳之一,据考证,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形意拳,以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以五行之理说明拳理,说明技理,说明攻防之理和健身之理。 形意拳以三体式桩功为入门功法,以五行拳为基础,即劈、崩、钻、炮...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现存348个地方戏曲剧种。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艺术种类、形式日趋多元,作为我国地方大剧种的黄梅戏,如何扩大在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力,进一步满足观众的当代审美需求,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是不可回避的时代命题。我们意识到,在保留黄梅戏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加大现实题材创作,增强故事性,加快戏剧节奏,不断推出精品,培养领军人才,并运用现代舞台技术手段,在舞美、服装、传播推广等方面...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16日,由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南宁市兴宁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南宁威宁投资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协办的2021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党旗耀壮乡”——壮族天琴艺术展演在南宁市兴宁区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举办。 展演活动以“天琴·献礼建党百年”为序,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天琴·源”主要是演奏传统曲目,李绍伟、岑艺清、陆恒等壮族天琴艺术传承人、艺人运用坐式弹唱,对《跑马调》《囔花》《过海》《壮乡四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