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2021年3月11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中心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传承活动,甘州区文化馆组织杖头木偶、川剧变脸、腰鼓、长嘴壶茶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民俗文化指导老师到校园进行展示和传承,让偏远山乡的孩子们与非遗项目“零距离”接触,直观感受非遗技艺之美,传承非遗文化精神。 2021年3月1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孩子们表演川剧变脸。(摄影:CICPHOTO/王将) 2021年3月11日...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如今各种“进校园”的活动层出不穷,许多运动项目都希望占领年轻人市场,把未来放在青少年身上。11日晚,一场“武术进校园”交流推进会在福州举行。 本次推进会由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武术委员会、福州闽都武术研究院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省市武术主管单位、各有关县区武术协会负责人、高校教授、各级武术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50余人参加。 作为推进会的主要召集人之一,省武术协会副会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武术委员会会长胡成武表示,武术作为中国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 入选首批《世界记忆名录》始末 1959年,简其华(左二)等在新疆乌鲁木齐整理民族音乐采访资料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的记忆”的第二年,其文化组副组长亨利·洛珀斯(Henri Lopès)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以下简称音研所)。他参观完音研所收藏的资料后深感震惊,遂建议时任所长乔建中就这批珍贵资料的关注和保护问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随后...
查看更多
要闻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联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3月14日至1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古城精彩呈现。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苻彩香出席活动开幕式。 本次主题以“锦绣中华、衣被天下”“活态传承、美好生活”为主题,呈现“南溟吉贝——黎锦主题非遗服饰秀” “织山绣水——苗族织染绣主题非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青海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通过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助推青海文旅高质量发展,青海文化品牌走向远方。各地文旅部门大力保护和传承古老民间技艺,使青海非遗焕发出时代光彩。 如今,在青海各地,手工技艺类非遗资源成为市场潜力巨大的特色产业。在西宁市湟中区海源民族工艺品加工厂,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打造的银碗、铜碗、手镯等手工艺品畅销国内外。一錾一刻间,匠人们不仅传承着传统手工艺,还通过网上销售平台,推动青海银铜器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3月6日,内蒙古代表团全团会议上,一名头戴“小鹿”样式帽子的全国人大代表悄然走红。会场上这顶“鹿角”样式帽子的主人名叫代喜院,是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人大常委会主任。而对于网友好奇的“鹿角”样式帽子,代喜院解释:“帽子上并非鹿角而是狍子,鄂伦春族百姓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才会佩戴,以示庄重。”据悉,这种帽子背后的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已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又是非遗!“之前的山东大馒头是非遗,这个鹿角帽子...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提升四川非遗传播宣传工作质量,2021年四川非遗宣传座谈会于3月11日在都江堰市召开,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媒体和电商平台等各界代表参加了座谈。 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琳在会上介绍了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并通报了2021年四川非遗重点工作。2021年,四川非遗保护工作将围绕“十四.五非遗规划”和非遗代...
查看更多
论坛
安塞腰鼓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族群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地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众多精妙绝伦、特色各异的舞蹈艺术。这些传统舞蹈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和当地人民的生产实践、信仰习俗、节庆仪式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特定社区人们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艺术结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新媒体等传播媒介也越来越多,传...
查看更多
——高华瑶族药浴生产性保护的实践
论坛
摘要:瑶族药浴是“世界三大洗浴文化”之一。作为贵州省文化厅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贵州省从江县高华村瑶族药浴的药材种植、洗浴设施、洗浴空间与文化禁忌都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两个发展并存的知识体系、实践系统和价值观念,一个是瑶族族内实行的传统药浴知识体系、多元的洗浴类型和整体的价值观;另一个是旅游场景下对外来游客实行的规范化药浴养生知识条目、易操作的旅游体验项目流程和注重服务的现代市场观念。个案力图呈现民族村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天上线的是《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的第五单元《建筑与构造》。 侗族木构建筑在我国众多民族的建筑中素以类型多、结构精巧而独树一帜。当你进入侗寨,就会被它丰富的种类、多种多样的使用功能所惊叹,被它朴实的气质、与环境的和谐融合所折服。往大处说,大量普通的侗族木构建筑可能还算不上流传千古的名胜古迹,可正是这些在民间默默传承下来、通过精湛的营造技艺建造的各种建筑,在创造人类共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是极为难得和重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