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2004年1月1日,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沉寂已久的岭南古琴多年来第一次公演。广东琴人以此庆祝中国古琴艺术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纪念岭南古琴的一代宗师杨新伦105周年诞辰。 那个时候,“岭南古琴”和“非遗”这个名词一样,都刚刚浮出在大多数中国人知识体系的海平面。没有多少人会意识到,身边那些不起眼的瓶瓶罐罐,嘴里随口哼唱的童谣俚曲,年节时按部就班的典礼仪式,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以极快的速度变化,甚至走远;更想不到,一次规模宏...
查看更多
节气资讯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河南许昌陈氏皮影传人陈志国指导学生学习皮影戏(摄影:牛书培)(人民图片) 贵州省级非遗传承人李跃(右)在遵义老城红军街“剪纸坊”指导游客体验红色文化剪纸(摄影:朱大军)(人民图片)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正式对外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37个推荐项目名单。此前,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承载着中华文化基因的宝贵遗产成为世界级的“非遗名片”,不仅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为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打开了新的大门 不久前,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申遗,总数居世界第一。 太极拳、“送王船”,在我国都有着数百年的...
查看更多
论坛
年画被称为农耕社会反映老百姓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民间美术品类里极具代表性,无论是普及面还是传播区域都十分广泛。——刘莹 山东潍坊木版年画《五谷丰收》清代版 中国美术馆藏 自古以来,年画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农耕文明时期,年画辟邪吉祥的寓意被广泛认可,流行张贴于老百姓的家中,在当代,年画作为民间艺术的精髓,经过重重发展,其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被重视挖掘。近日,手艺君采访到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刘莹老师,来听她从历史...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这几年,无论是实践层面,还是研究层面,“非遗+旅游”都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二者极容易结合、延伸为一种产品业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同时具有一种活态属性。 对于非遗,活态属性是非遗市场化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生产和生活,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自从人类告别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衣食住行本身就具有了商品属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遗产型文化,如果停留在文化展陈层面,就丢掉了其生活和生产原本属性,也就失去了契合市场的价值和意义...
查看更多
论坛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如同一副显影剂,示现出不同国家和民族面对巨大危机时的群体文化心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以众志成城的强大意志,以个人服从集体的深厚文化惯习,迅捷有效地遏制疫情蔓延,使我国成为本年度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一共同经历将中华大地上56个民族的记忆紧紧相联。它将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段珍贵集体记忆,并将成为塑造未来中国的一股强大心理力量。这是2020年的独特旋律。 一、数字共同...
查看更多
要闻
图1 春节纳福 又到一年春节时,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春节被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不仅意味着一年工作生活的落幕和一段假期的开始,更具有某种强烈的仪式性和符号性:不管我们身在何处、过去一年经历了什么、归途面临多大困难,我们都近乎狂热地向往回家团聚,并会毫不犹豫地付诸行动。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赶在除夕夜与家人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哪怕这年夜饭仅仅只有一菜一汤。回家过年,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何等习以为常的事,但这种年度性、规模...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0期:2020年12月28日—2021年1月10日 ▲ 文化和旅游部召开2020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 ▲ 滑县木版年画展亮相恭王府 ▲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在国家图书馆拉开帷幕...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