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4 星期六 农历四月廿七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63)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18)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3)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人民日报新语:非遗传承,打破圈层
2020.07.21
专题报道
多一份新意和惊喜,与更多热爱者相遇,就更有可能把文化资源转化为市场潜力 一把老琴,打磨新曲,不断将新表现形式融入传统,学生上门请教,网上吸引点击,游客慕名而来。一把从父辈手中接过的弦子,在弦子舞传承人次仁旺堆手中,拨响了新的旋律。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非遗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级非遗
项目
持续扩增,目前仅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就超过3000人。从抢救性保护到活态传承,非遗如何向前多走一步,带来更多新意和惊喜?这是摆在次仁旺堆...
查看更多
202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非遗保护复核评估工作拉开帷幕
2020.07.21
地方新闻
为扎实推进全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弘扬高质量发展,大力促进保护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运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年度工作安排,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暂行办法》,2020年7月20日至24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带领自治区文化馆、宁夏大学非遗规划编制专家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复核评估。此次复核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责任分工开展工作。 此次复核评估内容涉及以下十个方面...
查看更多
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汇总
2020.07.20
专题报道
南音说唱(来源:澳门文化局官方网站) 澳门作为文化共融之地,不同的民风习俗异彩纷呈。四百多年来东西文化在这里扎根滋长,造就了澳门特有文化景观的同时,也形成了澳门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区政府在制定澳门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第11/2013号法律《文化遗产保护法》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为保护对象,成为该领域法制建设的里程碑。该法律设有独立的篇章,明确制订完善机制保护澳门独有的非...
查看更多
云上湖南非遗馆开馆
2020.07.20
地方新闻
7月17日,云上湖南非遗馆开馆暨湖南传统手工艺网上博览会准备工作推进会在长沙召开。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湖南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出席会议,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湖南公共文旅云平台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云上湖南非遗馆效果图 工作推进会现场 扫码参观云上湖南非遗馆 为提升湖南非遗关注度、美誉度,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国率先创建“云上湖南非遗馆...
查看更多
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2020.07.20
论坛
摘要: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力保护的内在要求。手工艺人之创新的内在动力不是艺术发展的自律,而是行业竞争,是他律的压力。因而,在保护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传统手工艺行业的整体性保护,只有整个行业有活力,有竞争,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真正有生命力。与现代艺术的“背叛性创新”精神不同,传统手工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在传承中创新”的基本原则。它包含三个方面,其一,不离不弃本源,不为创新而远离日常生活需要。其二,在技艺上不断...
查看更多
河南焦作陈家沟:太极拳打开新局面
2020.07.16
资讯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因为太极拳,这个村子成了功夫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曾经概不外传的太极功夫,如今敞开怀抱笑迎八方客。陈家沟人以拳会友、以拳为媒,把“太极拳”打进了生活,打开了一条走向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 新思想引领小康路 “以前陈家沟人虽练拳,但仅仅是为了个人强身健体。祖辈的规矩不允许我们去教拳挣钱,认为那是卖艺,自降身份。所以大部分村民只能依靠种地为生,收入单一,生活...
查看更多
河南焦作陈家沟:太极拳打开新局面
2020.07.16
专题报道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因为太极拳,这个村子成了功夫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曾经概不外传的太极功夫,如今敞开怀抱笑迎八方客。陈家沟人以拳会友、以拳为媒,把“太极拳”打进了生活,打开了一条走向小康生活的康庄大道。 新思想引领小康路 “以前陈家沟人虽练拳,但仅仅是为了个人强身健体。祖辈的规矩不允许我们去教拳挣钱,认为那是卖艺,自降身份。所以大部分村民只能依靠种地为生,收入单一,生活...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与保护主体之解析
2020.07.16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人类、全社会卷入的公共文化事业,需要各方面主动扮演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优势、承担特定的责任。把各个方面建构成积极有为的身份,就成为非遗保护的一项颇有建设价值的理论工作。其中,以“主体”身份看待相关的各个方面,是一项有益的尝试。界定非遗的主体与非遗保护的主体,实际上也是探索建立非遗保护这项公共文化事业的分工合作的身份框架。 关键词:非遗主体;非遗保护主体;民间文化;公共文化事业 从2004年全国...
查看更多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研究
2020.07.16
论坛
摘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特征,借鉴吸收西方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根据中国具体国情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予以综合探讨,既关乎学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现实实践问题。从时间性上来说,应尊重区域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贴近民众当下生活,在当代生活时间中维护传统的连续性;从空间性上而言,应基于文化空间的完整性、行政管理的有效性而划定合理边界,并鼓励在维护文化特色的同时促进交流互鉴。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是人,文化...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历史演进
2020.07.16
论坛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于2011年6月1日正式施行,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奠定了制度保障。作为文化遗产重要保护对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与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在某种程度上更是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产生的行为依托。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晚于物质文化遗产,但前者显然离不开后者的立法基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真正开启于20世纪90年代末,除了对国际动态的学习与借鉴,清末以来对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民俗文化...
查看更多
1
514
515
516
517
518
131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