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7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十四   
搜索
要闻
观众上台学习莆仙戏舞步动作 10月21日至25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特色剧种海外推广计划项目“古艺薪传——中国莆仙戏”落地泰国曼谷,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演出两场,并走进泰国中央电视台进行“中国戏曲风采——喜迎莆仙戏访泰”专题交流访谈。 莆仙戏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继承了中国戏曲在初生时期的表演艺术遗存。莆仙戏的表演体系独特...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党中央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有关部署,吉林省艺术研究院、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吉辽黑蒙四省区非遗(二人转·小戏)交流展演”活动。本次活动包括四场专场演出和一场专家研讨会。 二人转《扎花帐》剧照 2019年10月27日—10月30日,在吉林省大众剧场(长春市五马路与大马路交汇处),来自四省区的非遗传承人和优秀演员将为...
查看更多
人物
编者按:张庆善与田青曾经携手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多年,二人在同舟共济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回忆那时候的非遗保护工作者都怀着一股不顾一切的干劲儿,“不知道累”。田青更是殚精竭虑,“玩命地干具体工作”。他眼中的田青,仗义、有风骨,置小我于度外;凭着一个文化学者的力量、智慧以及对民间和土地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成就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中一次又一次里程碑式的大事。 原标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醒而坚定的守护者——谈谈我所知...
查看更多
要闻
2019年10月26日,漆艺传承发展联盟成立大会、2019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隆重召开。25日-27日,同期进行的还有2019全国漆艺邀请赛和2019中国漆艺传承与发展作品巡展开幕式。 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由荆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由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荆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办,由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湖北省民间工艺...
查看更多
要闻
图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麒麟舞》表演 10月29至30日,2019年全国杂技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会演活动在河北沧州吴桥杂技大世界启幕,全国8个省市和地区的20多个杂技类非遗项目300余人齐聚一堂,为百姓带来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陈通、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学锋、沧州市副市长梁英华等出席开幕活动。 图为吴桥杂技大世界里的“非遗”表演 图为开幕...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大匠至心”杭州沙龙一年一度相约至美丽的大运河畔,迄今连续举办四届,为非遗传承保护阐发学术观点,分享实践范例,提供科学方案。今年“大匠至心”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杭州沙龙以“新时代、新传承、新探索”为主题,观照非遗当代价值,推进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非遗保护成果与人民共享。我们期待“大匠至心”杭州沙龙在各方支持推动下,成为引领非遗传承保护理论与实践的风向标,基于此,将陆续推出本届沙龙的系列观点论述。 华东师范...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金秋甲戌月,瓜果遍地香!在这阳光明媚、康养圣地的岷江河畔,十万茂县羌山儿女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羌年,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祭祀祈福,跳萨朗,唱羌歌,饮咂酒,喜迎羌年的到来! 10月27日(农历九月二十九),以“祭万物祈平安”为主题的羌年庆典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祭祀队伍从羌文化广场、羌王官寨出发,以游行歌舞的形式前往羌圣祠祭拜先祖,唱经转塔、转庙子,行...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金秋甲戌月,瓜果遍地香!在这阳光明媚、康养圣地的岷江河畔,十万茂县羌山儿女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羌年,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祭祀祈福,跳萨朗,唱羌歌,饮咂酒,喜迎羌年的到来! 10月27日(农历九月二十九),以“祭万物祈平安”为主题的羌年庆典活动正式拉开序幕,祭祀队伍从羌文化广场、羌王官寨出发,以游行歌舞的形式前往羌圣祠祭拜先祖,唱经转塔、转庙子,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郯城县庙山镇薛庄村民众在制作柳编制品 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在决胜脱贫攻坚战阶段,各个领域集中精力、稳住脚步,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山东临沂市郯城县地处鲁苏交界,是山东的“南大门”。悠久的历史文化,给郯城留下了诸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新时代,为发挥非遗的现代价值,助力民众脱贫增收,当地创新实施了“技艺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才艺扶贫”的“五位一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很多年轻人回贵州雷山麻料村学习手艺 10月17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在决胜脱贫攻坚战阶段,各个领域集中精力、稳住脚步,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在湖南花垣县子腊村,25岁的石翠凤加入非遗扶贫工坊学会绣花后,不用离开家人就有了经济来源;在贵州雷山县羊排移民安置小区,40岁的文尚兰在非遗扶贫工坊学习了花蔸制作技艺后,告别了贫困,生活逐渐有了光彩;在山西静乐县,30多岁的巩艳萍自从跟着她舅舅参与了剪纸的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