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5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二   
搜索
论坛
摘要: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持人类文化创造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和发展的目的;坚持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原则;活化利用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手段。贵州是非遗资源大省,正逐步向非遗保护强省迈进。贵州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实践已步入全国前列,逐渐形成了非遗保护和发展的“贵州模式”。该研究可为当下的非遗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更有利于丰富和完善贵州非遗保护和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 龙...
查看更多
论坛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技艺精湛、特色鲜明,它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眸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在有效传承的基础上实现了全面发展,并在服务社会主义经济与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特别是面对传统工艺日渐式微的现状,工艺美术振兴走在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前列,堪称厥功至伟。仅就工艺美术的行业发展史而言,70年来,新中国工艺美术完全扭转了晚清以后百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练、峥嵘岁月的磨砺、伟大实践的锻造,凝聚亿万人民为新中国发展不懈奋斗。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自信地行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蕴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设计是北京国际设计周的重要板块之一,旨在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设计力量参与传统美学的挖掘,丰富创作设计,拓展门类品种,增强传统工艺从业者的自豪感和自尊心,让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促进传统工艺设计IP消费,形成有一定传播力、影响力、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工艺的平台品牌。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主题设计展作为“非遗设计”板块的核心内容之一,于2019年9月12日至9月...
查看更多
要闻
编者按:光山花鼓戏是流行于信阳市一带的戏曲剧种,是光山县特有的民间艺术,2014年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两名花鼓戏演员给总书记现场表演了一段新编花鼓戏,赢得热烈掌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图片:新华社)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咱老百姓心里好喜欢。党中央号召来扶贫,中办来到光山县。干部群众齐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精准扶贫像绣花,贫困乡村换新颜……”黝...
查看更多
论坛
在“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艺术司联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济南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非遗曲艺传承发展研讨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保护管理者、工作者、传承人代表汇聚一堂,就《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的贯彻执行恳切建言。 【非遗管理者、工作者谈】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巡视员李荣钢: 在政府、传承群体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山西曲艺人守阵地、强建设,多措并举开展曲艺传承保护。如山西省曲艺团每年演...
查看更多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观察
专题报道
连续5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29个省份的94个曲艺项目、492位曲艺类非遗传承人在山东济南各大剧场、书场、社区、景区和学校进行了128场惠民演出,惠及群众3.7万人,同时创下3000多万次的微博话题阅读量、4787万人次的直播观看量…… 这是9月10日在济南落幕的“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提交的一份“成绩单”。其实,一串串数字不仅体现出此次曲艺周活动的覆盖面之大、影响力之广,更折射出当前我国曲艺类非遗的传承活力正在不断增强、存续状态正在得到...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42期:2019年9月2日—9月15日 本期信息一览: ▲ 2019年基层非遗保护工作队伍“非遗+扶贫”专题培训班在河北丰宁举办 ▲ 2019全国非遗曲艺周在济南举办 ▲ 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
查看更多
论坛
 昆曲《十五贯》 1949年11月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刚刚成立不久,全国戏曲工作的领导机构——戏曲改进局,就在文化部正式设立。延续着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就已经开展的戏曲改革探索工作,和20世纪上半叶戏曲改良的各种艺术实践,以及近千年来国家在礼乐制度下对于戏曲艺术的管理传统,中国戏曲进入了社会主义时期“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历史新阶段。 以“改戏、改人、改制”为内容的戏曲改革,聚焦于中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核心阅读 随着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社会各方面对非遗的传承发展给予很大支持。 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不同非遗项目的保护发展还需要解答各类问题。 2019年是粤剧、南音、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格萨(斯)尔》等25个非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周年。截至目前,我国有40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