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9 星期四 农历五月初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65)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20)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3)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综述
2019.05.05
专题报道
今年4月26日是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文化和旅游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4月20日至26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宣传推广工作,包括组织部系统公共文化单位如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等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活动、邀请资深律师为部十大直属院团作国有文艺院团知识产权法律风险防范专题讲座等,进一步强化了知识产权在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强了广大文化...
查看更多
【非遗数据知多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项目
:皮影戏
2019.04.30
专题报道
一、皮影戏概述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不同种类和流派。 关于皮影戏起源的说法多种多样,其中流传较广的是汉武帝因思念死去的李夫人而请一位术士用幻术招魂。实际上,皮影戏的起源与古代弄影幻术、民间弄影之戏、古代镂皮雕饰、民间剪纸造型、祭祀信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皮影戏的形成时代尚无确考,但据南...
查看更多
2019传承技艺 美丽中国·渭南华州皮影文化艺术周开幕
2019.04.30
要闻
4月28日上午,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渭南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渭南市华州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华州非遗·影动神州”2019传承技艺 美丽中国·渭南华州皮影文化艺术周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205库群文化创意园开幕。 本次艺术周活动精彩纷呈,汇聚展览、展演、学术研讨等系列活动。其中主会场的“隔帐陈千古 凭...
查看更多
振兴传统工艺 培育“湘”字号非遗品牌
2019.04.30
专题报道
游客在凤凰县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习所参观选购(摄影:杨洪江) 日前,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湖南省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如火如荼开展的湖湘传统工艺振兴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近年来,湖南以振兴传统工艺为抓手,不断夯实基础工作,优化名录体系,创新传承方式,积极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路径,在非遗衍生品和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文旅扶贫、乡村振兴等...
查看更多
传承技艺,留住乡音
2019.04.30
专题报道
4月底,福建省莆田学院音乐学院讲师黄璟和学生们忙活了起来,今年“五一”期间,他们要参加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民俗莆阳”文化艺术节,在传统曲艺展演环节,向市民和游客展示一门莆田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梆鼓咚。 梆鼓咚,又称“盲技”“咚鼓”“俚歌”,这项源于宋代南戏的独特曲艺形式,2017年被列入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
项目
名录。然而,这门民间曲艺的传承却是后继乏人,成为福建省八大濒危曲种之一。莆田学院看到了本地非遗传承面临的困难,决定将这些非...
查看更多
同饮一江水,携手非遗路——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
2019.04.30
专题报道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
项目
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 为提高传统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水平和整体品质,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机构,先后设立了15个传统工艺工作站,2018年各地的工作站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研培君将在近期推出系列...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33期
2019.04.29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33期:2019年4月15日—4月28日 本期信息一览: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揭晓 ▲ 2019年度首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沪开班 ▲ 河北举办全省...
查看更多
民族记忆构建的民间文学方式
2019.04.29
论坛
摘要:民间文学是一国之民共同享用的口头文学。当代民间文学既以口头表演形式生成,也以书面文本形式生成,且通过口头、书面、影视、网络等多种途径传播,它们是民族记忆的重要载体。节日和仪式为民间文学提供了制度化的表演窗口。当代民间文学通过仪式关联和文本关联两种途径延续民族记忆。大量涌现的民间文学作品以“集体文本”的形式构成记忆媒介,在互动循环中维系国家的、民族的共同历史感和价值观,构建中华民族文化同一性。中国当代民间文学既构建国家政治认同,也构建民族身份认同...
查看更多
河北省举办全省“非遗+扶贫”国家试点交流对话活动
2019.04.28
要闻
2019年4月25日-26日,河北省“非遗+扶贫”国家试点交流对话活动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举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晨阳,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孙旭光,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学锋,承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新宇,丰宁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宪军,以及各市(含定州、辛集、雄安新区)及承德市各县区文化和旅游部门相关同志,“妈妈制造”等“非遗+扶贫”参与企业代表,省内“非遗+扶贫”典型案例代表,媒体代表等近百人参加活动...
查看更多
浙江非遗生活馆亮相第14届中国(义乌)文交会
2019.04.28
地方新闻
浙江非遗生活馆现场 4月27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中义国际会展(义乌)有限公司承办的第14届中国(义乌)文交会浙江非遗生活馆,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E1馆正式开幕。 本届活动以“享文化、乐旅游”为主题,以非遗衍生品(非遗产品、作品)为内容,以“非遗+、非遗家、非遗嘉”为主线,充分展示我省非遗保护成果,推动...
查看更多
1
632
633
634
635
636
131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