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第37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非遗专场开演
2019.04.10
地方新闻
4月9日上午,由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办的第37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正式开演! 洛阳牡丹花会始于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伴随洛阳牡丹种植传统而生的人们生产生活赏花习俗的总和,包括牡丹诗词、书画、传说、服饰、礼仪、栽种技术等内容。“洛阳牡丹花会”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名录。作为牡丹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色天香•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从2007年开始,在周王城广场举办为期一个月的...
查看更多
脱胎换骨:漆艺术的当代传承
2019.04.09
专题报道
漆器源自中国。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发现漆的神奇,并开始大量在生活器物中应用。从杭州跨湖桥遗址出土8000年前的漆弓,到7000年前河姆渡时期的漆碗,无不佐证着中华先民曾在不断试错中发现漆的胶粘、防腐等功能。《韩非子 十过第十》记载:“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缦帛为茵,蒋席颇缘,觞酌有采,而樽俎有饰。”自禹起,在祭器上用漆作为髹饰,并进行彩绘,漆的功用开始超越了材料属性,进入到审美创造的文化之旅...
查看更多
邮票中的“三月三”
2019.04.09
专题报道
农历“三月三”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对于不同民族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这天不仅仅是传说之中轩辕黄帝的生日,也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节,还是“祓除衅浴”的上巳节,流传千年的《兰亭集序》也是在这天书写而成……图案丰富的邮票为我们记录了“三月三”的许多习俗。 三月三生轩辕 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人文初祖—黄帝》普通邮资明信片邮资图 黄...
查看更多
阿兰·邓迪斯的“宏大理论”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之实践理性
2019.04.08
论坛
摘要:追求宏大理论抑或尊重地方性知识,是民俗学研究的“两极”。面对民俗学,特别是美国民俗学在当代的式微,阿兰·邓迪斯等学者将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归于民俗学者专注经验材料的搜集与呈现,而未能有效建构超越日常实践的宏大理论。作为将理论建构与经验实证相结合的有益尝试,邓迪斯的民俗解析实践启发了民俗学者突破经验世界的局限,以寻找独立民俗现象的普遍意义,并为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及非遗内具之共享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解释框架和认识论范式。在此基础上,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书讯:《遗产·空间·新制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19.04.08
论坛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课题“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项目
编号:12YJCZH198)结题成果。该成果主要探讨作为文化遗产、社区、人与社会交汇的重要空间——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构建的保护目标区域内,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应对非遗保护的挑战、更新“制序”,以促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目标的实现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 本书首先探讨博物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其次...
查看更多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史诗·格萨尔卷》再现艺术与艺术地再现
2019.04.08
论坛
藏族史诗《格萨尔》的汉译是学界讨论已久并被人们期待、关注的课题。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青海省文联在搜集、整理《格萨尔》的同时,组织一批藏汉族专家和青年学者,开始汉译本的工作。当时一共翻译了28部,50多本,全部铅印成资料本,约有1000多万字,100万诗行。其中《丹玛青稞宗》《雪山水晶宗》等8部已于2011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6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霍岭大战》上册,作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的献礼。这部书是...
查看更多
上海市第六批非遗代表性
项目
公布
2019.04.04
地方新闻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名录(共计31项)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名录扩展
项目
名录(共计19项)。
查看更多
“年画重回春节”:让年画走进现代生活——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路径探索
2019.04.04
专题报道
在故宫召开的“年画重回春节”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 “中国年画创作营”聚集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力量 中国手艺网与微信市场合作推出“年画重回春节”微信小游戏 采风团队在滩头“福美祥”年画作坊与传承人合影留念 天津杨柳青画社己亥猪年新年画作品《竹报平安》 九十三岁高龄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国家级传承人杨洛书在制作...
查看更多
湖南完成首批国家级非遗记录成果梳理和遴选
2019.04.03
地方新闻
近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对全省22个民间文学、民俗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记录成果进行了梳理和遴选,共采集成果538条,形成分析报告22篇。 经省非遗中心梳理、专家评审、省文化和旅游厅遴选等程序,精选了5个成果相对丰富、载体多样、要素全面、内容准确的
项目
列入我省《非遗记录工作首批推荐
项目
清单》,圆满完成了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项目
记录成果梳理和遴选工作。 湖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
项目
记录成果梳理和遴选工...
查看更多
南音文化生态之我见
2019.04.02
调研
摘要:本文综合南音历史文献所载、前人研究成果和田野调查资料,通过对南音文化之乐人、乐事、乐谱和乐规等几个主要因素展开论述,来说明南音的传衍总是与特定的文化生态紧密相关。文化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互为联系,互为影响。对于当下各地热火朝天的遗产保护工作,应提倡从文化生态的整体视角来审视遗产保护的举措。 关键词:南音;文化生态;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923(2018)03-0136-0...
查看更多
1
635
636
637
638
639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