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5   星期一   农历四月初八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新春佳节 团圆是主旋律 我们每一个人都奔赴在 回家的路上 最美人间 祥和是主基调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 平安喜乐中 《最美人间》作为非遗国潮乐“坠美系列”第三部作品,与第一部《坠美的月亮》、第二部《坠美山河》构成“天地人”三部曲。 继“坠美系列”爆圈后,河南非遗国潮乐队,不断创新、寻找突破,倾力创...
查看更多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34期 2024年1月15日—2月4日 ❖1.文化和旅游部推出“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活动,全国各地陆续启动新春庆祝活动 ❖2.2024年“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在湖南长沙启动...
查看更多
要闻
2024年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动各地依托本地非遗项目和传统年俗在古城内广泛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共同打造全国“古城过大年”活动品牌,并指导河北正定、山西平遥、广东潮州、四川阆中、陕西榆林5个古城开展“古城过大年”重点活动,营造欢乐祥和节日氛围,推动春节文化保护传承,促进节日期间文化消费。该活动是在中央宣传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是文化和旅游部“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活动重要...
查看更多
要闻
2月2日晚,2024“点亮中国灯”——龙年灯会灯彩迎新春全国主会场活动在江苏南京启动。本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承办。 2024年春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发动全国按照传统习俗广泛开展“点亮中国灯”——龙年灯会灯彩迎新春活动。该活动是文化和旅游部“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活动重要内容之一。据初步统...
查看更多
要闻
2月3日晚,2024年“欢乐春节”启动仪式暨“欢乐春节 春满濠江”音乐会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广场举办。来自文化和旅游部、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公室、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的嘉宾约60人出席活动。 启动仪式前,驻守在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手持“欢乐春节”吉祥龙,通过视频方式向现场观众和全球华人送上来自“天宫”的龙年新春祝福。随后,各界嘉宾上台共同点亮“吉祥龙”彩灯,启动2024年“欢乐春节”活动。 仪式后...
查看更多
要闻
2月1日下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调研组一行开展座谈交流。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树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明参加座谈。双方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工作经验以及相关遗产保护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了交流座谈。 会上,李树峰同志对调研组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郝庆军同志详细介绍了中心的主要职能及目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京剧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路径,如何带大众了解和传承非遗,是当代文化作品必须面对的课题。 电影《安国夫人》剧照 随着媒体和技术的革新,融合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打破了原本的行业壁垒,尤其是“非遗+影视”已成为近年来的新热点,通过影视手段...
查看更多
要闻
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举办媒体推介会,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来自江苏南京、湖南长沙、广西柳州、陕西榆林的代表介绍了“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有关情况。 为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在营造喜庆氛围、拉动经济消费、促进社会和谐、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方面的独特优势,文化和旅游部于1月18日(农历腊月初八)至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本次活动包含...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又是一年飞雪季,绚丽冰城续新篇! 2024新春伊始,是北国名城哈尔滨最美最火的时刻,一个接一个的劲爆活动,一波接一波的八方宾客,使这个严冬空前火热。今天,又一盛事来临——“非遗迎春 寻味冰城”——龙江非遗市集隆重开启!多彩非遗又为龙江文旅注入了新的生机。 为宣传推广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2024年1月30日,“龙江非遗市集”开启仪式在哈尔滨松雷何所有中央大街店隆重举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苗族没有文字。很多人对苗族文化的了解通常都是从绚烂的苗绣开始的,那些苗绣符号、纹样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秘密。 苗绣有平绣、锁绣等12种技法,其中,“破线绣”格外精巧、细致,被学者们称为“放大镜下的艺术”。 一件运用“破线绣”技法缝制的衣服,需要长达3年以上。更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破线绣”本身是非遗,一件破线绣苗衣内还藏着另一项国家级非遗——苗族剪纸。 苗族破线绣以彩...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