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8   星期三   农历五月初二   
搜索
胡道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7年生,河北沙河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沙河藤牌阵代表性传承人。胡道正自14岁拜陈致元为师,学习藤牌阵,1958年成为藤牌阵第十二代传人,也是当时全国唯一懂得藤牌阵全套阵法的人。沙河藤牌阵本是一种古代兵法实战术,因藤牌轻便,结实耐用,刀砍不进,枪刺不透,在古代战阵中,藤牌兵主要用来对付敌人的马队。古代作战用的藤牌主要由藤条编织,骨骼坚韧,内衬棉花、麻丝,尖顶部罩上画有虎头的生牛皮。今天的藤牌已演变为荆条编织,多用做文艺表演,亦可健...
查看更多
李玉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生,河北邢台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邢台梅花拳代表性传承人。李玉琢出身于武术世家,是梅花拳第十三代传人。李玉琢所在的前魏村为“梅拳圣地”,是清初梅花拳祖师在直隶最早传拳的地方,世代传承梅花拳文理武功,誉重一方。李玉琢通晓梅花拳文理武功,熟悉梅花拳入门收徒、授徒的规程,作为全县梅花拳协会负责人,为梅花拳的传承尽心尽力、任劳任怨。为了抢救和传承梅花拳,李玉琢和侄子于1982年在本村开办了梅花拳健身辅导站和梅花拳文武小学,在56个村...
查看更多
张西岭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生,河北邢台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邢台梅花拳代表性传承人。1973年至1987年,师从河南长垣梅花拳大师韩百广学习擒拿格斗、截气营卫、技击实战、太阳功、梅花桩桩法阵法、稀有兵器、排兵布阵等梅花拳系列功法,精通本门派刀枪剑戟,掌握稀有兵器如梅花剑、春秋大刀、流星锤、三节棍、单刀、双刀、七节鞭、梅花枪等的传统套路。张西岭十分重视梅花拳的创新与发展,尤其是梅花拳的基本架势。为了传承梅花拳拳艺,作为梅花拳圣地文武学校校长,张西岭先后...
查看更多
朱天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生,河南温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武术教练。他于1955年开始学习太极拳,1958年拜陈照丕为师,1973年拜陈照奎为师。其拳艺特征为:外柔内刚、缠丝螺旋;刚柔并济、快慢相间;闪战腾挪、蓄发相变;气沉丹田、降于涌泉;运于周身、用在一点;处处发挥弹簧劲,尤擅擒拿、反擒拿。朱天才国内外讲学传拳几十年,培养学生数以万计,其中入室弟子五百余人,四人已是太极拳名师,在世界各地传授拳法。朱天才还编著...
查看更多
王西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生,河南温县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代传人,国家武术高级教练,一级裁判员,陈家沟武术院院长。王西安自幼随陈氏太极拳大师陈照丕、陈照奎学艺,先后二十余载,掌握了陈氏太极的精髓。1972年开始参加比赛,先后二十多次获得全国和河南省太极拳套路和推手冠军。他的套路演练舒展大方、神形兼备,尤善技击、跌打掷放,其拳术迅、猛、灵、脆,威力惊人。1983年开始出国传拳,足迹遍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
查看更多
韩会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5年生,河北永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韩会明自13岁起随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李万成习练杨氏太极拳。韩会明传承了杨氏太极拳的原始风貌,其拳术具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舒展大方、松静自然等特点。为了更好地传承杨氏太极拳,韩会明的儿子与孙子都习练杨氏太极拳,长子韩清明与三子韩潜民也成为永年太极拳名师,分别任永年杨澄甫太极拳学院院长、永年杨露禅太极拳学院院长。七十年来,韩会明一直在家乡传承杨氏太极拳,授徒...
查看更多
杨振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生,河北永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杨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杨振河1967年起师从于第四代杨氏太极拳传人翟文章、杨振铎,是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杨振河太极拳具有柔和缓慢、圆活连贯、结构严谨、速度均匀,身法中正、虚实分明、内外结合、上下相随、绵里藏针、柔中寓刚,松静自然、舒展大方、老幼咸宜等特点,有“强风劲草、活的雕塑”之称。杨振河国内拜门弟子多达数百人,传承技艺者上千人,在德国亦有弟子数百人。杨振河本人及学生在国内外...
查看更多
石同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61年生,河北泊头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沧州武术代表性传承人。他是六合拳第八代传人,现任泊头市武术协会副主席、沧州市武术协会会员、全国武术协会会员、世界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石同鼎所练六合拳具有招式舒展轻敏、手法连贯,稳中有动、动中有静,步法清晰、刚柔并蓄,动静分明、飘洒实用等特点,讲究阴阳,要求起落动静协调配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除各门共有的武术基本功外,还有一些根基功夫和特殊技艺的练法,如功夫套路...
查看更多
曹仕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回族,1967年生,天津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回族重刀武术代表性传承人。重刀是大刀的原称,它是京津一带的一种传统兵器,在中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天津市回族大刀成名于明成祖初年,相传朱棣的一个金陵籍回族将领惯用一把30公斤重的大刀,后来他举家迁至天津,于是有了津门曹氏大刀,代代相传。曹门刀式刚柔并济,动静结合,集力量与技巧于一体,所谓将刀舞起,动如风、静如松;提刀千斤重,舞刀鸿毛轻;刀飞钢环响,刀落寂无声。曹仕杰自6岁随父习武,到25岁时掌握全部...
查看更多
赵剑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6年生,2011年去世,湖北丹江口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当武术代表性传承人,武当山道教武术总教练,武当山剑英国术馆馆长。武当太乙五行拳(原名“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以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为依据,以养气健身、制敌自卫为旨归,讲究尚意不尚力,贵化劲而不硬抗。它讲究动静自如,心息相依,辨位于分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赵剑英为武当武术内家拳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弟子,1932年随名师习武,自幼学习小洪拳、大洪拳、燕青拳、十二路弹腿等许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