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1 星期日 农历四月十四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古艺薪传 未有竟时
2020.11.26
——泉州提线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报告
专题报道
中国的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产生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早在一千年前的唐末五代,即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是中国不间断传承时间最长的木偶戏品种,至今保存数百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并传承一整套“压脚鼓”等特色乐器的独特演奏技法。同时也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表演技艺和独具特色的木偶头像雕刻及木偶造型制作工艺,因而成为中国提线木偶戏艺术的珍稀范本和不争代表。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国务院列...
查看更多
再创东方漆文化高峰——2020第三届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0.11.25
地方新闻
▲2020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海报 2020年11月22日,2020第三届荆楚问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湖北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隆重召开。本次活动是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业务指导下,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传统工艺研究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的学术支持下,由荆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驻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传统工艺与材料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漆艺传承发展联...
查看更多
王馗:粤剧艺术遗产的十年保护经验
2020.11.25
论坛
摘要:粤剧是中国第二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汉族戏曲剧种,在十年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粤、桂、港、澳的岭南各界对粤剧进行了频繁的观念讨论和具体的艺术实践。粤剧通过重新检讨“遗产”,展现了传统艺术的体系结构,张扬了剧种的文化品格;通过重新整理“遗产”,夯实了艺术传承谱系,深掘了剧种专业化保护的方法;通过创作优秀剧目,提升了剧种现代发展能力,诠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于“保护”的内涵界定,包括通过制度建设来...
查看更多
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在北京恭王府举办
2020.11.24
要闻
现场展示的皮影精品 原标题: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携400多非遗精品亮相 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与西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三山湟水间·花儿与少年”青海西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示月活动,23日在北京恭王府开幕。 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项目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何满 本次展示月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
查看更多
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实现“大团圆”
2020.11.24
要闻
11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昆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江苏昆山闭幕。 从2018年开始,百戏盛典已连续举办3年。今年,在为期42天的盛会里,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的116个戏曲剧种齐聚昆山,演出大戏22台、折子戏组台20场及戏曲晚会1场。加上前两年的展演剧种,全国348个剧种与木偶剧、皮影戏在昆山实现了“大团圆”。3年来,围绕“剧...
查看更多
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2020.11.23
要闻
11月21-29日,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肆虐全球的背景下,由中国民俗学会、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文学院和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中国民俗学会2020年年会如期成功举办,会议主会场设立在抗击疫情的英雄城——武汉,线下会议选择在美丽的桂子山华中师范大学召开。 此次年会以“危机与抉择:疫情下的民俗与民俗学”为主题,希望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民俗文化发展带来的影响...
查看更多
41床龙被集中展示海南黎锦技艺巅峰
2020.11.17
专题报道
近日,“百卉千华 锦上添花——海南龙被艺术大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这是海南历史上第一次对龙被进行集中展示。从海南省博物馆、南海博物馆、海南省非遗中心等11家单位及民间藏家的藏品中遴选出的41床精美龙被,向观众展示了海南黎锦的技艺巅峰。 龙被是海南黎族织锦艺术精品,集黎族纺、染、织、绣四大工艺之大成,是黎族进贡历代封建皇家的珍品之一,代表了黎族纺织史上的最高成就。史书上记载黎锦的“机杼精工,百卉千华”,多指的是“龙被”艺术...
查看更多
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2020.11.17
节气资讯
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
黄
经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第一的位子毫无争议地应当让冬至来承担。”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质公园二十四节气园中,跟二十四节气“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向游人介绍。 为什么要“较真”?“因为,当我们谈论保护二十四节气时...
查看更多
今天,我们该如何保护二十四节气
2020.11.17
专题报道
图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二十四节气之始是冬至,而不是立春。这是因为第一节气的核心,是太阳和月亮的‘朔旦冬至’。就是说,在这个时刻,太阳和月亮的
黄
经正好相等。其他二十三个节气,都不具备‘朔旦’的条件,第一的位子毫无争议地应当让冬至来承担。”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质公园二十四节气园中,跟二十四节气“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广忠向游人介绍。 为什么要“较真”?“因为,当我们谈论保护二十四节气时...
查看更多
聚焦
黄
河源——
黄
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成功举办
2020.11.17
要闻
11月15日,以“
黄
河源中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凝聚共享的原则和路径”为主题的
黄
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理县成功举办。来自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非遗保护中心、恭王府和四川大学、兰州大学、西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的专家学者和非遗保护机构的代表出席。 论坛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1
203
204
205
206
207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