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传统手工艺助力乡村振兴
2018.07.11
专题报道
贵州省榕江县乌吉苗寨村民在刺绣(新华社发)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在苗妹传习基地开展刺绣培训(摄影:粟周榕/光明图片)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洪溪村的女银匠杨昌兰(右)向家中老人学习传统银饰图案(新华社发)贵州省丹寨县的一名绣娘参加蜡染比赛(新华社发)到贵州旅游,除了感受清秀旖旎的自然山水、热情淳朴的少数民族风情,兴许还能收获一些精巧别致的手工艺品。面对苗族银饰、刺绣挑花、布依族地毯、贵州蜡染等多达上百个种类的手工艺制品,游客们惊叹贵州文化底蕴深厚...
查看更多
为岌岌可危的传统工艺注入活力
2018.07.11
论坛
2016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的一百多所院校中开展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两年多来,参加该计划的院校,正在进行着一项重要工作,帮助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为岌岌可危的传统工艺行业注入生机活力。至今已有近6万名各地区各民族的学员接受了多种非遗传统技艺的研培,开拓了眼界,增加了素养,增强了基础。在中国传统智慧中,“授人以渔”比“授人以鱼”要更高明,意义更加深远。作为第一批参加研培计划的学校,苏州工艺美术技...
查看更多
兰州太平鼓的前世今生
2018.07.11
专题报道
兰州太平鼓的整体造型兰州太平鼓高鼓造型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兰州、酒泉等地,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是当地人民最喜爱的表演形式之一。2006年,兰州太平鼓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太平人打太平鼓 关于兰州太平鼓的历史起源有着许多不同的说法。兰州当地老艺人杨培有告诉笔者,相传明初之时,北元势力在明军攻克兰州后依旧非常强大,因而北元大将王保保围攻了兰州。之后,明朝大将徐达为统一河山奉朱元璋...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发布
2018.07.09
要闻
嘉宾为优秀项目颁发参展证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6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云南的四季生产调、辽宁的古渔雁民间故事等2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被评为优秀项目。几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到来令活动精彩纷呈,潘萨银花和小
黄
侗歌队演唱了侗族大歌《蝉之歌》和《祖公落寨》;巴德玛深情地演唱了蒙古族长调民歌《北边的山梁》;牛玉亮为观众带来《绿水春山。百鸟争鸣》,展示了口技的绝活;秦梦雨和徒弟把昌黎地秧歌鲜明的舞蹈风格展...
查看更多
把非遗送到群众家门口——张家港市创新打造非遗流动展车
2018.07.06
专题报道
专题介绍非遗项目的视频影像吸引着孩子们“行走的记忆”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动展车 地处江尾海头的江苏张家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深厚。近日,张家港市弘扬普及本土特色文化,创新打造了非遗流动展车——“行走的记忆”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动展车,亮相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6月11日,非遗流动展车出现在“张家港市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梁丰初级中学。一个8米长、7.5米宽的小型展厅呈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争先恐后登上展车。9个古色古香的展架上摆放着古...
查看更多
一次非遗传承人的“现场秀”——山东举办第五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评审
2018.07.04
专题报道
现场演唱山东梆子、四平调、两夹弦等经典唱腔,展示葫芦雕刻、内画、刻瓷等传统技艺,阐释不同项目的历史流变和传承保护经验、成果……近日,山东第五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评审在济南举行。传统技艺类、传统美术类、传统戏剧与传统舞蹈类等5个组别170名传承人参加“大考”,分享各自领域非遗保护、传承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传承人争相亮绝活 在传统技艺类评审现场,传承人们早早备好了风筝扎制、毛笔制作、葫芦雕刻等所需的工具,争相秀技亮艺。 在东昌葫芦...
查看更多
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2018.07.04
要闻
(原标题: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开班仪式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充分发挥传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培养专业的队伍,促进非遗保护多层次多渠道传播,7月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文化...
查看更多
朱树龙:47年坚守,只为传承和发展柳琴戏
2018.07.03
人物
朱树龙(右)在辅导徒弟杨诚 徐州柳琴戏又称“拉魂腔”,是流行于徐州一带的地方剧种。其唱词为徐州本地方言,配以丰富的花腔和特有的拉腔,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为柳叶琴,故而在1953年,被定名为“柳琴戏”。 2008年6月,徐州柳琴戏和徐州剪纸、徐州香包等3个项目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朱树龙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
查看更多
角黍龙舟话端午(下)
2018.06.29
专题报道
五日吉祥图 齐白石/绘端午即景 唐云/绘端午习射竞技,或不限武人,《明史·列传四十六》记有文官顾佐端午一射,令“守将大服”事。传曰,“顾佐字礼卿,太康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庄浪地方知县,“端阳日,守将集官僚校射,以(顾)佐文士,难之”。校射,考核射术。因为顾佐是文官,守将们想借机为难他,煞其威风。没承想,顾佐手持弓箭,“一发而中,守将大服”,自此不敢小看。顾佐射技,或自少时习练射团射柳而来,而且非此一射厉害,顾佐平素为官“刚直不挠,吏民畏服,比之...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路径探析——以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
2018.06.28
论坛
摘要:通过探讨贵州省民族中小学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类型,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传承的主要问题,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传承的路径: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实现学校教育与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的和谐共生;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的挖掘和培养。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来自主流文化的强大压力和冲击,一些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已经消失,大量传统的民族技艺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1
373
374
375
376
377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