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让铁道游击队这支活跃在鲁南的抗日劲旅广为人知,这里的“土琵琶”便是柳琴的俗称。以柳琴为名的地方戏曲剧种——柳琴戏,200多年来在山东南部等地区广为流传。 柳琴戏出现于清朝乾隆年间,俗称“拉魂腔”,又被称为拉呼腔、拉后腔、拉洪腔等。柳琴戏以柳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将最接地气的喝鸣腔、猎户腔、柳子戏甚至叫花子乞讨的花鼓秧歌等融入其中,形成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3日晚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厦门筼筜书院共同参观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此展由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组织、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实施,历时数月打造呈现。展览现场由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念旭担任讲解员,相关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亚华、王志强、蔡超荣、林建军等参加技艺展示,重点展示了福建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包括惠安石雕(惠和影雕...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图1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2017年9月8日上午,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文化厅、山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以下简称“传统技艺大展”)开幕式在山市城市展示馆举办。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晓宏,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在开幕式上先后致辞。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旭,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山市委书记任泽锋共同推动卷轴,宣布传统技艺大展开幕。图2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
查看更多
要闻
记者从安徽省文化厅获悉,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将于9月8日在山市举办,届时将有全国各省(区、市)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100多个项目参展。本届大展以非遗传统技艺展示为重点,以故宫博物院院藏新安八家书画展为亮点,在两届大展基础上创新运作方式与展示方式,倡导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大展由开幕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明月清风——故宫博物院藏新安八家书画展、歙砚传统技艺大赛和徽派传统工艺振兴论坛等活动组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1 水彩画《蒹葭苍苍》(作者:施颖)   节气概说   太阳到达经165°时,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今年的白露时间是2017年9月7日(农历丁酉年七月十七日)。   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记:“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此时天气逐渐转凉,夜间水汽凝结在叶子上面,清晨时分结成露珠。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天的露水。白露三候是:“一候鸿雁来;二候...
查看更多
人物
工作中的赵嘉福(摄影:上海图书馆肖允喆)赵嘉福在重庆传习所指导学生学习修复技艺赵嘉福在第一期全国传拓技术培训班上演示赵嘉福在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组指导  纸质文物如古籍、书画、碑帖的修复装裱,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明人周嘉胄在著作《装潢志》中,特别强调纸质艺术品修复装裱的重要性,称“装潢优劣,实名迹存亡系焉”。既然干系如此重大,那么“装潢”优劣的核心因素又是什么呢?周嘉胄开宗明义指出:是人。所谓“古迹重装,如病延医”“不遇良工,宁存故物”是也...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随着时光流逝,由民族文化传统及成果构成的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和替代,甚至失传,特别在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存在许多措施不到位,已经导致许多文化遗产几近失传。对一个民族来说这将是非常重大的损失与遗憾。通过对文化遗产数字化概念的剖析,将数字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及重建方式,并对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抢救及重建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促进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手段的更新和完善,进而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经验借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建水紫陶、乌铜走银、剑川木雕、彝族刺绣……非遗产品给我省2017年文博会奠定了文化基调。    非遗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活”的显现。怎么让它不脱离生活,让它“活”下来?记者通过文博会在非遗传承人身上,找到了一些存活“秘诀”。    提高非遗产品经济效益    非遗包含很多方面,其中一部分已实现产业化发展,如传统手工艺。    建水紫陶的名气享誉国内外,制作工艺也写入了国家非遗名录。马成林是这项技艺的传承...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一带一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源远流长,沿线“非遗”为“一带一路”提供文化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赋予沿线“非遗”保护新机遇,两者互利互惠。目前,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联合申报世界非遗、实施非遗的跨国界跨区域传播展演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由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现实困境。对此,应从制定“一带一路”沿线非遗保护规划,成立区域性的共享非遗保护组织,加大沿线非遗的普查、认定与申报,持续推进沿线非遗的传播、交流和共享,以“非遗+”策略夯实沿...
查看更多
论坛
  开栏语:这一组文章围绕“一带一路”,主要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文化遗产等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有鸟瞰纵论、有个案剖析,却无不指向丝路经验的总结,丝路精神的阐扬,当是对当前各界热议的“一带一路”话题的一个积极回应。   朝戈金文章从“遗产”或“文化遗产”概念的演变入手,辨析了这些概念变迁与国际社会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角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联,揭示了非遗保护所具有的超乎文化领域的深远意义。阿地里文章以《玛纳斯》为对象,从其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