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齐鲁文化包含了儒家文化、齐文化、河文化、泰山文化、海洋文化、运河文化等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潍坊市是中华文明重要源头东夷文化的核心区,齐文化的发祥地,融农耕文化、渔盐文化、手工文化和商贸文化于一体,具有海岱间半岛性复合型文化的鲜明特征,目前已形成“一轴、两翼、十单元”(以白浪河主干线为轴心,潍河、弥河流域为两翼,及与其相连的十个文化特征片区所形成的重点整体性保护区区域)的文化生态格局。 2010年11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潍水文化生态保护...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晋中独特的地缘地貌、历史传统、当地民众勤劳质朴的性格,孕育了土高原农耕文化以及晋商文化。其中蕴含的精神追求、价值理念和审美理想,可以从形象生动的晋中方言、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空间得到充分的体现。相关文化区域包括以酒醋酿制技艺生产性保护区、面食文化保护区、福寿文化整体性保护区为主的农耕文化带;以晋商古道传统技艺密集区、武文化密集区、传统医药保护区为主的晋商文化走廊;以社火文化圈、庙会文化圈、清明节暨孝文化整体保护区为主的节庆文化圈;以及晋中...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陕北文化是土高原腹地的农牧生活吸纳历史积淀的边塞文化以及后来的红色革命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中华文化的一个特色鲜明的区域类型。陕北独特的地缘地貌、人口和历史传统,构成了土高原人民的生存方式和风土人情。陕北文化具有华夏文化的一脉相承、农牧本色的多业共生、边塞文化的阳刚气质、汉人生活的艺术张扬、土文化的红色洗礼等特点。 2012年4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区域范围为陕西省延安市和榆林市。2023年1月,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
查看更多
重要论述
为总结交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做法和经验,研究探讨目前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规律和途径,进一步明确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思路,落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措施,努力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向新的阶段,8月22日,文化部在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召开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现场交流会。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出席并讲话。青海省副省长张建民出席并致辞。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程中,坚持整体性保护...
查看更多
研培高校
查看更多
研培高校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河交汇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总和,以河图洛书肇始的人文精神、自然环境造就的麦黍文化、历史演进形成的根源意识为代表,是在历史进程中确定中华文化秩序并持续实践的母体文化,是将创造与奋斗、团结与梦想、正统与担当、开放与包容的精神特质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区域性文化形态。 2020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区域范围为河南省洛阳市。
查看更多
部级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 文旅非遗发〔2023〕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及《“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求,现就...
查看更多
视频集锦
地处河故道的河南省滑县,古时屡受河水患的侵扰,但河又赋予滑县若水若谷、大气磅礴的豪爽性情,孕育衍生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传承发展着一个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的手工艺术精粹——滑县木板年画,在我国民族文化、河文化的宝库中闪烁着独特而绚丽的光芒。它色彩搭配分明,吉祥喜庆气氛浓郁,画面生动完美,情感表现强烈,画面淳朴而有历史的厚重感。2006年,冯骥才到滑县考察后称滑县木版年画是“普查、抢救文化遗产的一个惊人发现,半个世纪以来...
查看更多
其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23〕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 2023年2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