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王文章简介历任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等职。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名誉院长。随着《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于今年7月正式施行,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此跨入“法治时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118个,国家级传承人76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个,省级传承人247人;设立了“武陵山区(湘西)土...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魏县土纺土织技艺展示(摄影:韩冰)2016年10月21日,京津冀传统工艺暨文化创意产品展览展销会在河北沧州开幕。来自京津冀三地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和创意产品汇聚一堂,向参观者展示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的紧密关系,也让人们感受到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本次展会遴选了来自京津冀三地的优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120余项,包括燕京八绝、天津泥人张彩塑、蔚县剪纸、衡水内画等。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许多国家级、省级非遗艺术精品,还可观看到代表性传承人以现场制作的形式展示技...
查看更多
论坛
  自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我国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一个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多元价值、为大众所认可和追捧的对象。在此期间,大量的传统手工艺项目和手工艺人被关注并获得国家赋予的相关身份,也改变了项目的存在状态和手工艺人的社会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手工艺人正面临巨大的历史机遇,他们的身份、地位、心理、价值观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特征。  进入官方话...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即带有商品属性,其发展亦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尊重和正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属性与现代文化创意潜力,打破“断面式”保护的思维模式,允许并助推其适应现代审美需求和生活需要的自洽性转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性商业化,方可实现生产性保护与“非遗”的传承和振兴。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洽衍变;理性商业化   民间传统文化与其它各种文化跻身在同一个社会大舞台,竞争与碰撞...
查看更多
论坛
  空间的横向跨越,会带来时差;而时间的纵向演变,则会带来“境差”,即历史与现实的环境差异。不会倒时差的人,该振奋的时候迷糊,该睡觉的时候亢奋,生理容易紊乱。而不会倒“境差”的人,该传承的时候叛逆,该创新的时候保守,心理必然迷茫。  在文化传承上,倒“境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面对中华先祖传递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倒不好“境差”,我们很容易误传错用。  第一种错用:拿着“遗产”当终点——死板。关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但有多少真正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查看更多
论坛
  【健康中国·聚焦中医药振兴发展】  近年来,中医药在国际社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但有时,中医药在国内也会遭遇不被信任的尴尬。  如何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处理好自身与西方医学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中医药的国际化、现代化,是亟须补上的一课。  提升文化自信需破除偏见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生活是向前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手艺不应仅仅是一个‘秀’。我们要传承和留住手艺,让手艺真正融到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方式里。鲜活的手艺不是简单学会,元气满满的手艺应该是会生长。”10日开班的手工艺设计国际高级研修班上,来自景德镇的学员余乐恩的一番话,道出在座手工艺人的心声。  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文化传媒集团、首都博物馆主办的“文化管理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计划——手工艺设计国际高级研修班”10日至13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围绕手工艺设计的主题,邀请英国...
查看更多
论坛
汤显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是享誉世界的戏剧大家。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英国时谈到,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提议在2016年他们逝世400周年之际,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今天我们纪念这位戏剧大师,研讨他的创作思想、总结他的艺术贡献,向其创作的伟大文学经典致敬,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的重大举措,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汤显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是跟他所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舞蹈系学生进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剧目”展演    中国戏曲学院第六届青研班汇报演出《别母乱箭》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及今年7月文化部召开的基层戏曲院团发展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厘清地方戏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困难和形势,推动地方戏人才培养工作,日前,文化部邀请了部分地方戏人才培养单位和地方戏演出单位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共商加强地方戏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积极探...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重阳的来历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又称“重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月并阳,故曰重阳。重九成为节日,可以追溯到汉代。《西京杂记》载:“汉武帝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两晋、南北朝时九月九日人们登高食素,时为“素节”,风行全国,唐时诏令为节,现为天下华人之节。经过两千多年的变迁,重阳节已成为多元性的节日,伴有形式多样的习俗,在汉族和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流行。  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