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2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九   
搜索
其他新闻
福建土楼、江西三清山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近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独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筑――中国“福建土楼”与江西三清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的“福建土楼”,由永定、南靖、华安的“六群四楼”共四十六座土楼组成,包括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  专家们指出,“福建土楼”造型独特,规模宏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戏曲园地一朵奇葩――评剧  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包括300多个声腔剧种,评剧是其中影响最大剧种之一。评剧亦称“蹦蹦戏”或“落子戏”,又名“平腔梆子戏”,它流行于中国华北、东北以及其他地区。    中国的冀东唐山,北靠长城,南临渤海,水陆交通发达,为近代工业之都。评剧就诞生在这块物华天宝的大地。自诞生百年来,评剧以其雅俗共赏的艺术品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姹紫嫣红的戏曲百花园,评剧堪称一朵绚丽的奇葩。    滦河两岸的冀东大地上,勤劳...
查看更多
南音
2008.07.14
专题报道
南音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它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汇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疾如醉的心田。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隆重召开论坛开幕式(摄影:丁鼎)    2008年6月15日至17日,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青海省文化厅承办的“国际唐卡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青海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曲青山,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昂毛,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吉狄马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能宪,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青海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
查看更多
论坛
羌族文化今何在 宋兆麟  最近在羌族地区发生了特大地震,造成巨大伤亡,也毁坏了许多羌族文物,令人痛心不已。但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是消灭不了的,它的文化会存在下去,羌族也不例外。它们存在于文物中、历史图卷和照片中,也存在于巫图之中。羌民以人力犁地  文物中的羌族  这次汶川地区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也给文物很大伤害。我们除以举国之力进行救灾之外,作为文物工作者,也应该为抢救当地文物做一些实事,主要在两方面:一是要迅速维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羌碉修复“鱼脊背”是难点  桃坪羌寨现场阿坝州的新农村样本――牟托羌寨面对着流泪一样的山体滑坡。  关于新区   碉楼没倒灵魂就在   从桃坪寨沿着317国道往东,不到十分钟的步程,在公路北侧就赫然出现了一座外表均为石材的羌寨风格建筑群。这就是桃坪景区在老寨外开辟的新区了。按照米亚罗、桃坪风景名胜管理局副局长贺思怒的说法,开发旅游之后,桃坪寨已经难以承受过大的客流和过多的商业活动,建了新区就是为了将老寨子的居民们的经营权置换到新区去,让老寨子恢复到开发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羌族文化遗产保护断想           “羌”字是一个古老的文字,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说文?羊部》释“羌”字为“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可见羌族自上古以来就是一个以牧羊为业的西部民族。在中华民族发展现状中,羌族的地位相当于动物界中的大熊猫,植物界中的银杏树,是一枚唯一遗存的古老民族的活化石,在文化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研究中颇受瞩目。     据相关资料记载,古羌人生活在中国的西北部(今甘肃、宁夏、青海和陕西一带),五六千年前部分西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浙江非遗亟待保护 2600余项濒危500余项消亡      “绝技不能成为‘绝唱""!”71岁的陈谊君是浙江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项目之一杭剧的代表性传承人,14岁开始学习杭剧,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眼下,他正在学习电脑打字,准备把关于杭剧的资料收集整理出来。作为杭州独有的地方戏,杭剧始于元明,至1968年,杭州杭剧团撤销,至今失传近40年。“希望杭剧能传承下去。”陈谊君老人说。    在不久前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
查看更多
羌族食俗
2008.07.08
专题报道
羌族食俗    羌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西部,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     羌族的饮食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是羌族物质文化生活的反映,羌族以米为主食,特色饮食别具风味,喜食咂酒,且爱吸自制兰花烟。     羌族玉食玉米、土豆,辅以小麦、青稞及荞麦。副食是蔬菜、豆类及肉食等。调味品有花椒、辣椒等。常见的吃法是玉米继内加菜。把青稞与小麦做成炒面。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羌族的宗教生活 邓宏烈   羌族原始宗教与羌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羌民对天、地、山、水、树、羊、火以及祖先等神灵的崇拜仪式,虔诚而经常;对与生产相关的宗教祭祀活动,热烈而隆重;对与民俗活动有关的宗教礼仪,喜庆而富于风趣。  在羌族的宗教活动中,以祭天神为最经常,以祭山神为最隆重。天神以供奉在每家每户的屋顶小塔尖上的白石为象征。虔诚的羌人,每天的早晨或昏都要在塔里烧烧柏枝,以示崇敬。若逢年过节或天灾人祸时,则敬神、祈祷更为频繁。农历十月初一羌历年和春节期间...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